幹你娘的,政治鬥爭/選舉就政治鬥爭/選舉,扯什麼體育!!!
還在用這種"以xx(這次xx是體育)包裝政治鬥爭/選舉"的老梗,以為人民智商像台法雞乖一樣低喔!
------------------------------------------------------------------------------
https://tw.news.yahoo.com/%E3%80%90...-015046737.html
噓…原來東奧正名是個「秘密」!
黎家維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政事觀察站 2018年7月27日 上午9:50
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大陸粗暴運作取消台灣東亞青主辦權,引發台灣民眾不滿。
正名運動領銜發起人,也是東亞青委員的紀政,召開記者會痛斥並表明不向中國低頭外,也將矛頭指向台灣有人向國際奧會「告密」。
我們不知道紀政此言目的是因為闖了禍想把責任推給別人,還是想找個民怨出氣的對象,但真正讓我們意外的是,從這位公投領銜人的言談之間,我們發現「東奧正名公投」原來只能是個不能「對外」說的「秘密」?
我們只要回顧一下東奧公投的緣起,就可以發現這個公投其實不是體育,完全是政治。去年12月,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剛從罷免案中狼狽脫身,或許是為了重整旗鼓,兩天後,時代力量隨即召開記者會,提出五個與主權有關,兩個與勞權有關的公投題目,供民眾網路票選。
而「東奧正名公投」就是黃國昌等人口中明言與主權有關的題目。最後雖然由紀政領銜,但她只不過是個「人頭」,真正的發起人包括李登輝民主協會理事長張燦鍙、時代力量等,都是獨派色彩鮮明的政治團體,明顯是為了年底選戰政治動員之用。
台灣人對於公投綁大選已太過熟悉,「東奧正名」作為另一個為選戰而生的政治動員工具,早已司空見慣。紀政不久前才希望連署超過35萬份,這種深怕國人不知,而必須敲鑼打鼓宣傳的政治運動,如今卻變成「告密」的內容,實在荒誕。
或許,紀政心中早知道這是國內選戰的一環,是一場只能關起門來在台灣內部玩的政治遊戲,但不能搬到國際正式舞台,所以對一個退休職員的信,最後演變成「弄假成真」的「大禍」,忿忿不平。
大陸這兩年因為蔡政府打破兩岸間「九二共識」的架構,而在國際上打壓台灣,已不是祕密。從國際民航組織M503航道變更、世衛組織的參與、全球航空公司的更名,到邦交國的外交戰,有識之士早憂心忡忡。
今天大陸對台灣東亞青主辦權出重手,恐怕絕非單純的一封「告密信」所致。要把問題推給一封信,絕對是搞錯了方向。
我國奧會名稱是基於中華奧會與國際奧會簽署的「洛桑協議」,這個協議,絕對不是當時政府最佳期望,而是政治現實下妥協的產物。換言之,這個「洛桑共識」所建立的架構,雖然不滿意,但至少還可以運作。
我們雖然在名稱的問題上受了委屈,但是也確保台灣優秀運動員能有站上世界體育舞台的機會,對於運動員的影響,紀政應該遠比一般民眾更為清楚。而這應該才真正是體育優於政治的務實作法。
今天如果想要更動這個架構,當然不是不行,那就請蔡政府設法循正軌與國際奧會談出一個新的,更好的,更重要的是可以運作的架構。只要你談的出來,國人沒人會反對。但其間的難度與風險,恐怕也不需要紀政這種專家才知道。
既然明知不可能,又不循正軌,只在國內搞一場公投就期望能改變世界,這不過更加證明東奧公投只是另一個以體育為名的選舉工具。當紀政等人譴責大陸蠻橫以政治介入體育的時候,東奧公投又何嘗不是如此?
大家還記得蔡政府剛上台時,稱許衛福部長林奏延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世衛大會(WHA)在名稱未受矮化。但大家可曾忘記葉金川以同樣名稱參與WHA時被獨派羞辱的情形,而當時的蔡主席又是如何譴責馬政府喪權辱國。
難道我們的奧會名稱還要再重演一次這種「打著紅旗反紅旗」的戲碼?
倒是綠營人士恐怕又要再次竊喜老共的出手助選,東奧公投本來只是台灣選舉的「日常」,大陸突如其來的重手,將可能帶動衝高此公投案的連署人數,更可能對台中市選情投下另一個不可知的變數。
噓!別告密。這,其實不是就他們所想要的結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