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Member
|
關於疫苗的是是非非,《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第一時間採訪權威專家答疑解惑,幫助你理性應對。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主任 吳昊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教授 王月丹
疑問1:到底有沒有“假疫苗”?兩種問題疫苗分別存在什麼問題?
吳昊主任:不是假疫苗。不少媒體或自媒體所謂的“疫苗造假”,這個概念其實是不準確的。根據目前官方的通報顯示,並非狂犬疫苗本身出了問題。生產記錄造假和實際產品造假不能劃等號。而“效價不符合標準”的問題,是“劣藥”的問題。其實就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達標,也就是說,疫苗是安全的,只是有效劑量不夠,會影響疫苗接種的效果。
目前的疫苗都是滅活或基因工程的,沒有活的病毒或細菌,所以不會對接種者造成健康危害,但如果萬一接種的是效價不符合標準的疫苗,那也只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達標,也就是說,疫苗是安全的,只是量不夠,會影響疫苗的效果。
此次的涉事疫苗,均不是“假疫苗”。嚴格來說是屬於“劣藥”,也就是質量不合格產品,而並非假疫苗。實際疫苗制假的情況也不排除沒有,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在一些偏遠山村或者落後地區,或許存在一些私人診所從非法渠道購買假疫苗的現象,但這並非此次話題的討論內容了。疫苗製造的技術本身難度並不高,這的確會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疫苗制假屬於嚴重的刑事案件,屬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範疇。
王月丹教授:暫時不能將其說成是“假藥”。因為是生產記錄造假,很難推測對產品到底有什麼具體影響。需要相關部門進行鑑定確認。
疫苗作為生物製品,其安全性主要是指使用過程中或使用後引起的各種不良反應。而疫苗的有效性,是指其在規定適應證、用法和用量條件下能滿足預防疾病的目的。
本次的問題疫苗出現的是“效價不合格問題”,就個體而言,接種低效疫苗可能無效,也可能會產生有效的免疫力。
疑問2~疑問7............略..........
疑問8:疫苗上市前不是每一批都檢測嗎?
吳昊主任:每一批都經過嚴格檢測。我國的疫苗檢測實行的是“批批檢驗”制度,也就是全面檢測,對生產過程所產生的每一批產品逐批進行檢驗,從而判斷每批產品的合格與否。
我國目前從上至下,監管環節可以說是非常嚴格的,尤其是針對大的疫苗企業,疫苗造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疫苗是實行全流程監管的產品,從原料到生產,從銷售到運輸,從保存到接種,各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法規和正規的流程。
疫苗的儲存完全按照要求在冰箱冷藏,並冷鏈運輸。目前,即便是在一級鄉村診所,也必須配備冷鏈終端,我國疾控系統才給配發疫苗注射許可。疫苗的注射也是嚴格按要求完成的。
疑問9:進口疫苗一定好?
吳昊主任:進口疫苗不一定就更好,國產疫苗性價比更高。
目前國產的疫苗和進口的疫苗並不存在明顯差距。嚴格上來講,無論進口還是國產,都是檢驗合格才能上市,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從性能與價格綜合來看,國產疫苗的性價比通常都高於進口疫苗。
大家關注疫苗的問題,本身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葉障目,公眾的恐慌情緒主要是由於信息不對稱造成的我國的疫苗整體上是沒問題的,不必因為一些報導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王月丹教授:不要迷信進口疫苗。
目前我國的疫苗生產技術達到了國際水平,國產疫苗和進口疫苗差距不大。另外,我也不主張去國外接種疫苗。這是因為接種疫苗需要在身體狀態比較好的情況下進行,如果去國外舟車勞頓,可能影響疫苗的效果。
疑問10:疫苗能不能不打?
王月丹教授:不可以。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就像不讓孩子讀書一樣。接種疫苗對孩子對大人都很重要,大家不要對此產生恐慌情緒。
吳昊主任:不能因為此次疫苗事件,對接種疫苗產生不信任。
近代醫學一百多年的成就表明,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的最根本途徑,無論是消滅天花和小兒麻痺症,還是預防狂犬病和破傷風,疫苗都功不可沒。切不可因噎廢食,無論是新生兒的常規疫苗接種,還是被動物咬傷後的狂犬疫苗、破傷風疫苗接種,都是十分必要的。
來源:人民網-生命時報
----------------------------------------------------------------------------
官媒作的Q&A
看看對岸媒體如何安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