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NEAL
Golden Member
 
NE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大家好像蠻看不起Lite-On,把Lite-On排在二線,其實Lite-On在SSD業界的RD和QA是蠻知名的,特別是在韌體的撰寫方面,美光實力不見得有超過Lite-On,就我所知,Lite-On的韌體能力在所有SSD業界中排名有Top 3 or Top 5。

別忘了,美光的Know How都是DRAM/Flash這領域,屬於半導體製程,SSD Controller本質已經涉及到SoC / Firmware / OS,屬於系統設計。這兩個領域需要的專家和人才截然不同,不是說美光的SSD就是一定比較好,要看那個領域的Background夠不夠,熟不熟。在台清交的電子電機系,也是分成固態組和系統組,因為這兩個組的修課內容幾乎是可以看成不同科系,兩個領域的老師和學生也常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

所以Intel和Samsung的研發實力驚人,就是他們的人才很均衡,從軟體到系統到半導體的人才庫完整,可以上下一條龍整合研發。

講個實際的,之前美光用Marvell時,MX100和MX200很容易發生大陸俗稱的"掉盤"現象,也就是偶發開機時BIOS找不到SSD的現象,主因就是Marvell當時賣控制器給美光時,韌體的Source Code是直接給美光,讓美光自己想辦法改;同理Marvell賣Lite-On也是一樣的作法。結果同樣是Marvell控制器,Lite-On養的Firmware Team將Plextor打出一塊招牌,還有時間搞Option ROM之類的獨門設計,但美光當時的MX100和MX200口碑就不是很精采。

後來SMI會開始蠶食鯨吞市場,就是因為SMI的策略是客製化Turnkey,也就是SMI會依據各廠的NAND特性,客製化出不同的對應韌體,再把韌體和控制器一併賣給客戶,這種商業模式很成功,Firmware / SoC 全都是控制器原廠最佳化過的,一搭對應的NAND就100%沒問題,也就是因為如此,後來Intel和Micron的消費級SSD全都改採SMI,這樣就能在利用自家的NAND時,又不用耗費太多心力去開發改寫Firmware,省下很多麻煩,所以美光後期改採SMI後,就沒聽過什麼問題,因為那個Firmware基礎是SMI改好好給美光的。

至於Phison的商業模式就很極端,他們是賣公版,也就是SoC / DRAM / NAND / Firmware全都是由Phison提供,講白點就是整塊SSD都是Phison做的,Phison會提供量產程式給客戶,基本上客戶只要買回整批的SSD後,用量產程式在Firmware裡打入自家的品牌系列名稱,貼紙貼一點就可以賣了,基本上沒什麼空間可以改,所以通常看到Phison控制器,十之八九就會看到Toshiba的NAND,Phison的老闆是我母校的學長,之前聽他回來演講,他就很強調Phison和Toshiba Memory之間的關係很鐵,幾乎是患難至交那種商業伙伴。

但就像網友善意提醒的,大部分SSD會打Made in Taiwan,十之八九都是從Lite-On工廠出來,所以MU3這類商品即使用了Phison控制器,以Lite-On掌控各廠Firmware的能力來說,還是可以換骨成非Toshiba的NAND。

我想Lite-On會被誤以為是二線,原因大概是Lite-On經營自有品牌的態度類似台達,基本上不出大包,東西可以給消費者穩穩用,就可以了,什麼SMART數值表的實作都懶得管,反正倉庫內的NAND還那麼多,RMA也懶得看SMART裡的健康度剩多少,保固內直接換就得了,SMART都沒實作完整,其他細節更不會管。有個說法是Lite-On會把好料都打在Plextor品牌的SSD,剩下的才打成Lite-On品牌來賣,這意思不見得說打Lite-On牌子一定比Plextor牌子差,也有可能是倉庫裡剩下一些料,但量不夠去撐Plextor這個品牌,可是囤著也是成本,乾脆全都做成SSD,掛Lite-On牌子拿出來便宜賣,也可以清倉庫。

所以有網友說買Lite-On用起來沒有比較差,品質也很穩定,這是合理的,因為Lite-On是真的蠻厲害,大家就把它想成是SSD裡的台達或僑威之類的,這樣就很好理解為什麼它不太會出什麼大包,它可以說是掌控各家控制器韌體的所有實作細節。

我應該沒爆什麼掛吧,以上的東西應該很多業界內的網友都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主力機:
AMD Ryzen9 5900X 2203 B2
MSI B550M Mortar WiFi
Kingston Fury Beast RGB D4-3600 32GBx4 (Hynix AJR)
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EVGA 850GM SFX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E Extreme
Mech. Master C28
BenQ PD3200Q
ASUS ROG Gladius II Origin
GANSS HS75T x Glorious Panda

護眼LCD的選擇
LG 32LM6200 32吋液晶電視電源模組維修經驗分享
舊 2018-07-18, 09:48 PM #64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AL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