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這次的教訓不只讓我們思考,關於面對颱風時的應變,同樣也是對於軌道運輸一次很好的壓力測試,讓我們體認到捷運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美好,那麼容易靈活調度。一旦完全仰賴,或全然假設有軌道運輸,大眾運輸就沒問題,用這種前提來做決策,那恐怕不僅僅是一時的不便,而是會鬧出更多連鎖效應下的嚴重意外,甚至人命。
不過幸好前一任的台北市府,就已經決定在各捷運站全面加裝
月台閘門,要不然這種不在預期中的人潮湧入,各捷運站又沒有即時限制人潮進站的機警反應,那昨日恐怕已經有人被推擠下月台出事了...
歸根究柢,氣象局颱風預報失準已成常態,要依據錯誤機率高的資訊做決策,要耗費更多避險成本也是必須的。平常上下班的尖峰時刻,可能會有2~3小時的區間,大家會依照自己的需求錯開,現在臨時統一提早下班,一方面氣象局又大肆預警颱風快來了,要大家不要在外逗留,結果就是大家一起急著趕回家而塞在路上和車站裡。這次決策造成的混亂,就是不想要付出避險成本,
如果真的是考量到考試院高普考在下午三點結束,而延後到四點才宣布放颱風假,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因小失大。不過這一課我覺得上的很值得,但我覺得以後氣象局做預報,結尾應該也都要附上一句,
天氣預報有如吃燒餅,沒有不掉芝麻的,僅供參考,依據預報做決策前請先周全考量天時、地利、人和,本局不負賠償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