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f50996
第4代反應爐成功商轉的目前的確還沒,但相信也不過就這3-5年的事情而已了,還是你覺得比爾蓋茲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兩個只是瞎簽個協議,其實是要掏空資產賺大錢??
你也可以查一下山東石島灣核電廠進行到甚麼地步
(中國核融合已經能穩定運作60秒好驚人!!)
我寧願核電繼續發電累積基金,就算調高費率也行,反正電價之後會因為很多因素漲很多毛錢,至少台電不用多花好幾千億買天然氣、乾淨的媒來燒,燒完之後連要廢物利用的機會都沒有。
能源政策看的是將來的發展跟應用,不是只看當下或是以前。
燒煤、燒天然氣是成熟的技術,燒煤的部分甚至也進步到超超臨界,但最後依然是燒完就沒有了,然後繼續買繼續燒。(將來還有跟別國競價煤炭跟天然氣成本上漲的問題)
我希望台灣依然保有核能發電一方面是人員、技術的維持,另一方面就是能源安全的多樣性跟穩定性,在可見的將來第四代反應爐是一...
|
3~5年?
真的在搞行波反應爐的都只敢希望在2020中期能有第一個機組而已,能不能成功商轉還是個問題,你倒可以3~5年,還真是信仰堅定啊
然後石島灣那個只是具有第四代安全特性而不是真正的第四代反應爐,頂多只是用來驗證第四代反應爐的熱交換方式是否能用於商轉而以,否則就不會還有第三代反應爐才是發電主力的現象
除非台灣打算要發展發電系統的商業製造,否則拿啥"能源政策看的是將來的發展跟應用"都是唬人的,就連台灣長期以來真正的發電主力-火力電廠,台灣有掌握啥火力的發展跟應用嗎?還不是看國外哪種火力發電便宜或是能快速成軍才來引用?證據就是台灣1990年代打算建核四的時代,那套設備是商轉中核電廠數一數二的新式設備,但是同時間火力發電的技術引進卻是要求國外要有十年以上的商轉的技術才行
然後火力發電確實燒完剩下的東西不多啦,不過台電也是每年幾千萬到1~2億的在賣那些燒剩的東西好幾年了就是
然後講台灣碳排放量要成為亞洲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強國那還早得很,畢竟中國在2020年的政策裡核電的比重大概也就6%不到
真想抑制碳排放,IGCC跟CSS類的技術早點掌握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