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outsight
你誤會了,客服還不至於會自己加重,那是實重與材積重,取重的那個當計費重量.
不過升港的秤真的跟我家"很不一致",我不想跟升港客服研究是因為經緯度不同,或是兩地溫差熱漲冷縮,或是因為那邊霧霾太嚴重,附著在貨物上而導致重量變重,所以我只好選別家.
|
關於重量方面
我用的是公司的秤(每年要花錢送校,因為外銷品,老外也會知道)
不會還不公道不精準
以前有用時,我每批的每件都會記一下升鑫港有沒有走鐘
覺得
升鑫港有兩種狀況
被站長釘過之前很離奇(剛好路過有興趣且有耐心可以看一下在還沒有此「升鑫港1111集中串」之前的「淘寶網有什麼值得敗的」這一討論串,這幾年對升鑫港重量方面的文)
被站長釘過之後比較沒那麼玄奇(這串,雖然還是不能很精準,反正只多不少、Never.....)
我用別家,的確有不少家也是相同的情況(簡而言之:只會多、不會少重)
但一樣有「夠嚴謹」的集運商,不管我一批貨買幾件,我只要開口,直接把幾件小貨全放在秤上拍照給我看
比方說,最近一次發給我,秤上數量跑10.39的總重(有稱量有貨有照片,併貨,好幾件小貨,全放一塊,總重10.39公斤)
我收到,拆了最外層集運商常用的編麻袋之後
一秤
10.35(已進位)
為什麼有的公司做得到(一樣在中國

)
有的公司永遠只多不少
我想,這一定是您講的因為地球所處的經緯度不同,或是兩地溫差熱漲冷縮,或是因為那邊霧霾太嚴重,附著在貨物上而導致重量變重
而不是因為「併貨」集運商想「高捉」(併貨完航空公司或許是收整數重)
但
價格也要高
重量也要高
規定也要死
老愛放馬放炮(臨時告之不是「事先就羣發公告讓大部份的人都知道」。或是等到你要付錢時才知道規定"又變了",現在和以前不同)
這個就是中國人標準的「魚與熊掌我都要」的觀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