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階數據當中,很多都對進攻籃板加成,這樣作是好是壞我常感到懷疑。懷疑歸懷疑,但現在的趨勢就是這樣。
黃蜂打熱火那年的季後賽,Clifford的戰術是前面都不積極拼搶(進攻板),以迅速回防為優先,防止對手打快攻。這樣作也有其道理。好玩的是,在第四節後半就會解禁,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
所以那年你可以看到比賽末段Courtney Lee屢屢神奇建功,其實也有突然暴起,對手一時無法適應之功。
丁尺最受人責備的就是,他搶到了在最後幾秒價值萬金的進攻籃板,而毫無作為。
(OT的球權是另外跳球,如果不使用,搶到最後一個球權完完全全是浪費)
拖時間?老實說JR搶到籃板後,最想拖時間拖到完的就是勇士,畢竟絕殺可遇不可求,就算以往實績多麼輝煌也不敢打包票一定成功。
不敢上可以傳,有人截圖海一樣的空檔,時間絕對夠。
然後你JR居然作了對手最想作的事。被人幹爆自是意料中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