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引用:
作者Basara
我的看法,他當年是在講談社的月刊『Afternoon』上連載『深邃美麗的亞細亞』,
這本月刊當年有『寄生獸』、『幸運女神』、『勇午』、『無限住人』這些大作,
適合慢工細活的作者慢慢磨作品。
但鄭問的作品我認為不太適合定期連載,
也不太適合長篇作品,一至三冊完結的作品比較適合。
|
如果是現在 光賣畫冊設定集可能就夠了...
但個人覺得鄭問的畫風是優勢 也是弱點
他的風格太強很難出現衍生性商品
缺乏好的編劇也是一大問題...
引用:
作者SanjaySinghania
鄭問要不是深受日本人重視,台灣會認真看待這位創作者?
還是同其他藝術家一樣淹沒在膚淺的觀眾閱聽習慣?
好馬需要伯樂來發掘,台灣有許多好馬,伯樂在哪?
|
鄭問80年代在時報周刊別冊畫戰士黑豹的時候我就有在追了
(那時候還有蔡志忠的大醉俠)
90年代才在日本發光
現在的畫家 畫工好的當然也有
但都是模仿日本 少有自己的畫風
文化內涵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