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d959
已經過世那兩位的有打好任何基礎?? 願聞其詳。
|
一個國家要獨立自主的條件, 現在應該少掉不少
不過三十年前,
1. 我國的食物自主率很高
2. 電力有核能作為基載, 即使被封鎖的情況下也可以有一定的能力進行發電
3. 水利設施在當時的人口比例下是比現在好的
4. 武器自主能力(當時可是虧錢虧慘慘也要做, 不然人家諾斯諾普何德何能要幫你, 問過以前學長, 他回答是"因為愛可以跨越語言障礙....")
你要說的話,
其實傳說中的不公不義的三七五減租, 耕者有其田其實是歷史上非常有名且成功的土地證券化案例(沒賣掉股票的後來都超爽, 不過當年應該覺得被坑了)
台灣能撐過韓戰, 等到越戰到來, 如果沒有當時的土改釋放土地生產力, 大家早就改掛五星旗了
--
台灣經濟能起飛, 除了我們和某些政權很要好(私交上, 以及色情行業賄賂, 看向沙烏地阿拉伯XD)以外, 也包括了越戰時期台灣成為運補基地有關(這和戰後日本可以起來是因為韓戰興起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