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意思?可以明示嗎?
是指價格不透明?或通路混亂?
還是削價競爭太嚴重?
或是消費者只追求低價?
引用:
作者JING FENG
責任不同,價格也不同.
就算是相同的賣家,也很常遇到
店面價格
批發價格
現金付款價格
網路價又分可以刷卡的賣場價,自行建的官網價格,另外"不表明店家"的網路價格都不同
最便宜的大概是因為賣的不好,店家賠錢賣的價格.
之前要買一台特殊規格的螢幕,這一台本來進貨成本在1萬7,結果原廠或代理商覺的賣的不好的樣子,直接出清價賣8仟.
自己發現的時候,代理商已經賣完了,因為是要自用的,所以只好到網路上找.
那時的價格因為加上利潤,大概也賣在8500以上....後來一忙,忘了這件事情(想買螢幕).
在過幾個月,又去找了一下,相同的賣家,只有進一台,結果放了幾個月都沒賣掉,然後就亂賣要出清掉,結果自己花了六仟多就買到了.(擺明也知道他賠錢賣,就是因為太佔空間,然後賣不掉,就直接亂賣了)
|
虎大前半段說的我能解理
這也是我比完價後
找我認為我能承擔的風險跟價格
來做最終選擇
服務:不需要,我買東西都網路上確認好要買的廠牌型號,不需人員介紹。後續保固內送修也能自己找原廠,不需透過經銷商
風險:
賣家詐騙:我從拍賣網站刷信用卡購買,若有問題,可從拍賣及信用卡銀行,兩端止付
新品不良:開箱全程錄影到測試結束,有問題找原賣家處理換新(※比較有可能出問題是在這裡,但購物網站也有這項風險)
過了網路鑑賞期,有原廠保固,故障我會直接找原廠
我也不是要買來試用,可能會退那種...
若是的話,我就會直接從PCHOME或CSOTCO買
退貨比較不會有問題...
後半段賠本賣的例子
應該算可遇不可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