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才打了標題還沒打內容就不小心按到了,現在再來補內容。
我前兩週準備了一份專利分析報告,心血來潮將一個二十幾年前我看過覺得非常厲害的設計當成附錄來介紹。
當年我跟同學一起到荷蘭、比利時自助旅行,在比利時一家民宿早上吃早餐時,看到一個讓我們嘖嘖稱奇的咖啡壼。
一般傳統的咖啡壺(或水壺)在水快要裝滿的情形下,一開始是很難倒的,尤其是你一開始只想倒一點,不要倒太多時,相信大家都有這個經驗,
就是從壺口冒出來的水因為角度關係,並沒有辦法順利倒入杯中,而是有一大半的人沿著壺嘴往下流,
往往弄得桌面濕答答,還要拿抹布來擦,而實際進到杯子裡的水可能連一半到不到。
下面是兩張示意圖
圖一:快裝滿水的咖啡壺
圖二:倒水時常發生的狀況
而我們看到的那個咖啡壺有什麼神奇之處嗎?事實上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壺口下面多了一個小洞。
圖三:加上小洞的壺嘴
這個小洞的妙用就在於:當你只傾斜咖啡壺一點點,讓水位到達洞口,但還沒從壺口上面冒出來的程度時,會有一條細細的水柱先射出來。
圖四:細水柱
這個時候你再加大傾斜角度,讓水從壺口冒出來時,流出來的水就會跟著那條細水柱跑,而不會從壺嘴下面流下來。
圖五:水因為表面張力匯集到水柱上
這個設計真的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當時就嚷著說我回德國時一定要買一個這種咖啡壺來用(那時候以為是這樣的東西一直都有,只是我都沒注意到。)
沒想到回德國之後,根本找不到有什麼地方有賣這種設計的咖啡壺,後來回到台灣,經過店家也會留意看一下,
但是二十幾年來,我始終沒能發現哪裡有賣這樣的東西。
如果有人知道哪裡有賣這樣的咖啡壺,麻煩告訴我一聲,我找好久了。
不過也有人跟我說搞不好自己到鶯歌找一家陶藝店訂做一個還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