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以前想過這事情, 覺得有2個因素.
1. 現在是工作人, 能聽音樂的時候比較少; 國小/國中又不是很能體會歌曲的意境; 所以有很大部分喜歡的歌都是集中在高中/大學時期的.
2. 以我的年代而言, 還是廣播為主要媒介, 清晨起來看書, 晚上睡前看書, 聽著電台穿插不同歌曲以及對話, 那種氛圍, 或許有經歷過的人會比較明瞭.
喜歡的歌, 不光是歌曲好壞, 有時候是一份回憶, 有些歌讓我腦海裡浮現那破舊的小書桌.
舉例我朋友, 她就非常喜歡"我可能不會愛你"那系列的歌曲, 不但跟朋友都推薦這個連戲劇, 也對裡面的歌朗朗上口, 這就是對那齣戲的內容, 以及歌曲的內容有共鳴.
而我最後一個觀點就比較極端, 人們出社會後開始急速地變得現實, 根本就很不容易滿足或感動, 以自身而言大約十年出頭開始冷卻, 5年前真的封閉自己的心.
本身有點音樂素養, 好詞好曲且歌手有實力是分辨得出來, 但就是沒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