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完口水來點有教育意義的好了

....
標準的server通常有一定程度的遠端管理能力,請參考一下第一張圖....
黃色框框內就是主CPU(跑OS/Hypervisor那顆

),紅色框框內那顆叫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包括自己的CPU/RAM/ROM和一堆I/O,獨立跑自己的OS/AP,基本上就是顆SoC

),負責server的event log及遠端控制(分為業界標準的IPMI,或各廠自行Web化的UI,Dell叫iDRAC,IBM/Lenovo叫IMM,HP叫iLo

),可以看到server的狀態並做基本的管理,而BMC也透過PCI-E提供主機端的VGA controller,加上紫色框框內的RAM就成了onboard VGA,搭配上firmware就可以透過IP KVM的方式提供remote console(此功能Dell/HP/Lenovo通常列為option,要另外買license

)....
以往BMC都是那幾家大廠自行開發,國內的系統廠比較缺乏這方面的能力,但現在已經有chipset廠開發出通用的solution了,所以Acer/ASUS或Gigabyte這類系統廠可能也會在其server產品內附加此類功能(畢竟成本大降,又能讓賣相變好

),請參考一下第二張圖....
從block diagram中可以看到除了PCI-E外(主要用於VGA),BMC還透過USB及SM BUS與主系統界接,另外還有ADC/GPIO/SD等界面,USB主要是供遠端管理時提供模擬成keyboard/mouse及storage供主系統用(所以必要時可以遠端安裝OS

),SM BUS則是供BMC/主CPU間溝通event log用,ADC/GPIO則是監控電壓/溫度及風扇用,部份機型若外加Ethernet PHY(灰色框框部份)就可以提供BMC獨立的Ethernet port,只是經驗畢竟不像國外大廠充分,做出來的UI/UX會比較銼,也只能等時間去累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