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jor Member | 果然臺灣人還是愛酸自己的品牌, 
所有臺灣品牌被大陸打敗的日子指日可數.
 
部份臺灣人真是理盲到蠢的層度(不好意思實話實話), 
前面提到的趙耀東推動的大汽車廠, 
破局的原因根本不是裕隆的阻攔, 
而是對外銷比例條件談不攏, 
豐田願意投資大汽車廠, 
但不願意擔外銷責任, 
只想吃國內市場.
 
還有幾點該澄清一下, 
和泰沒有拿政府的資源? 
大家以為拿科專補助才叫拿政府資源? 
和泰拿不到科專補助的原因是補助是部份補助, 例如補助30%, 
納智捷拿30億科轉補助研發, 自己就要投資70億做研發, 
和泰一毛錢研發都不想投, 當然一毛錢補助都拿不到.
 
其他因為國產相對口的關稅與貨物稅減免, 
所有國產廠商享受平等待遇, 
納智捷比例上1%都沒多, 
金額上倒是少很多.
 
再講個典故, 
以前政府對國內自主設計車輛有貨物稅減免, 
裕隆用飛羚全車與March加屁股拿到減免, 
羽田用大發祥瑞加屁股拿到減免, 
和泰一樣以國內自主設計車體名義拿到減免, 
下面兩張圖是國產與原產的車體差異, 
大家看得出來差異嗎?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3wphpUSVDnL1SM: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bi...93WqnHHlZiZL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