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接觸到挖礦熱衷者之後,才逐漸明白台灣人對這種東西有多癡迷,
我不知道台灣每天耗損多少電力在挖虛擬貨幣上,
但是,我知道不少圈中的人的電費從挖礦前的 每月不到1000元 漲至 1個月6000~10000元。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7...ectricity-usage
(比特幣挖礦電力消耗已超越160個國家的單年電力消耗)
台灣的電主要是靠火力燃煤發電,發的愈多,汙染愈嚴重,
看看台中以南的霧霾有多嚴重,導致呼吸系統的癌症機率大幅提高;
台灣的電費沒有加計汙染整治成本,否則一度電至少15元,
而後續追加的醫療成本、精神折磨、家庭負擔....又該算到誰的頭上?
因此這些在台灣挖幣的人完全是在製造公害。
他們花了5元的電費,或許能賺得8元的利潤,淨利潤3元進入自己的口袋,
但是卻製造了15元(很可能更多)的問題遺留給社會;
另一個問題是這些靠製造污染的所得,對社會既沒有貢獻也不需要繳稅。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48...-powering-homes
(比特幣挖礦蜂擁狂吃電,冰島人受不了怒喊「課稅」)
2017年815全臺大停電 ,各位應該還有記憶,
台灣在廢核之後夏季供電吃緊, 夏季挖礦還需要負擔額外的冷卻成本,可謂雪上加霜,
這些挖礦所佔用的相關電力項目很可能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把這部分的電力挪給工業或製造業,台灣的競爭力還能有所提升。
說這麼多,我的重點是不應該把高汙染方式發的電拿去挖礦,
如果今天是拿"減肥發電"去挖礦,我相信絕對是一種好事。
============
據我觀察,"機台架在台灣"挖虛擬貨幣對台灣是毫無貢獻的,反而還製造一堆問題,
所以要架機台請去國外架,否則就是在害台灣,這行為與社會寄生蟲差多少?
如果這些虛擬幣能有效幫台灣賺外匯,那還有點好理由可說得過去,
但這些在台灣挖幣的人絕大部分拿著利潤在台灣消費,
並非換成外幣去國外投資或創業。
台灣人投入現實貨幣去買虛擬貨幣的額度不知多少,
但不管目的是投機、搬磚或炒作,外國玩家是不會比台灣人笨的,
台灣人不可能大量從他們手中撈取利差。
此外,設立交易平台的也是外國機構,被吸走的手續費也非歸台灣人所有。
由以上諸點來評估,實際上『機台架在台灣挖礦』對台灣是一種負面的內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