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ent Member
|
騙子們的貪婪 — “錢寶網”的瘋狂和“樂視網”的造孽
2018-01-27 18:00 作者:雪夢刀
投資之前,一定要天眼和慧眼一起用起來!!
很久之前聽過一句話,說是這個世界上“騙子”太多了,“傻子”明顯不夠用了;其實這句話僅僅是一種調侃,或者說是一種誤導而已。明明騙子雖然滿地都是,但同時也有一波波的“傻子”飛蛾撲火般湧向了騙子們精心設置的騙局,顯然騙子們的市場大有人在。
這段時間,有兩件事情比較重要而引發了我的關注;一件就是“錢寶網”張小雷投案自首,又一個高息非法集資的騙局終於定論;另外一件事就是“樂視網”的賈躍亭的樂視股票,九個月停牌之後的開盤,連續砸了三個跌停板,讓十八多萬戶的持股股東們欲哭無淚。
小刀因為一直以來就沒有多少閒錢,所以這種以各種花樣包裝本質上卻是“高息非法集資”的活動,一直就沒有參與的機會。
之所以太多的人參與非法集資和上當,關鍵一條就是人性之中的“貪婪”;這兩個字,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不過是程度不同和自身的條件和“機會”不一樣而已。
大多數像“錢寶網”這樣的騙局,根源都來自於“旁氏騙局”;這是以當年的美國的此種騙術的鼻祖查理斯•龐滋命名的。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其騙局一度就吸納了1500多萬美元。而之後利用“旁氏騙局”詐騙了五百多億美元的伯納德•麥道夫,將這種騙局發揮到了極致,史稱麥道夫事件。有個影片《欺詐聖手》就是他的故事改編的。
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前,這種騙術以“傳銷”的模式湧現,俗稱拉人頭;謊稱賣什麼商品,或者有什麼項目,利用洗腦的方式,讓投身到這個騙局中的受害者繼續傷害他們的熟人,包括親人。
而互聯網時代的技術發展,給了這個騙局新的外衣和瞬速膨脹的能力。張小雷構建的“錢寶網”空中樓閣,就在各種包裝之下,利用人們的“貪婪”心理,吸納了三百多億元人民幣。
去年的12月26日,張小雷先生自首,終於讓這個騙局大白於天下;但是其後果卻是慘重的,多少人的畢生積蓄甚至是借錢投入,打了水飄。很多所謂的投資者,在“錢寶網”的精心欺騙和自己的不會是最後的接盤俠的心理以及人性的“貪婪”之下,嘗到了苦果。
後續還有一些事項,比如個別受害者誘發了一些擾亂治安的情況;而大多數受害者,恐怕這個年都不會過好了,因為被“旁氏騙局”欺騙得太慘了。
其實通過一些資訊,“錢寶網”的騙局搖搖欲墜的態勢早就展現在人們面前了,只不過大多數人沒有引起警惕。有資訊講錢寶的總部,曾經被當地街道的標語給四下“包圍”了,標語上明確寫的就是“警惕風險”等等提示語言。
而對於金融風險,投資風險,尤其是非法集資風險的風險教育,這些年一直都在做,為何依舊有這麼多的人上當受騙呢?
一方面,騙子的水平越來越高,利用的手段越來越花樣繁多和“高科技”,聽上去都很高大上,看上去都很誘惑人。另外一方面,參與者們也不全是沒有過顧慮和警惕性,只不過是在巨大的利益下,被貪婪的人性給裹挾了。騙子的高水準加受害者的貪婪,促成了一起起“旁氏騙局”。
當我們在有了一定的資金想要進行投資,獲得應有的收益的時候,一定要遵循這樣幾點:首先要合法,其次要合理,最重要的是要對相關的投資領域有所深刻瞭解。
而這些遵循的規則之基礎,還有一點就是要克服自己人性當中的貪婪;工薪階層,不管是腦力和體力勞動者,他們的收益都是自己的勞動所得,而各種方式的投資,都是資本利得。
勞動所得,一般都是所處地區和行業的“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的,也就是說你能夠提供什麼樣的商品和服務所附著其上的勞動價值,就是衡量你的收入的標準。
而資本利得,就是你的資本,進行投資活動之後獲取的投資回報。資本利得不好衡量收益率,但是我們有標準。法律規定的借款利息,都是有上限的;情理告訴我們的真實,也會提示我們要合理。而“錢寶網”在內的龐氏騙局,無非就是利用高額的回報率來誘惑參與者。年化收益率達到本金的百分之好幾十甚至更高,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可能性有多少?
開始的時候,高額的回報會比較“正常”,讓參與者體會到“天上掉下來金元寶”的那種財富暴漲的喜悅!但是人性的貪婪,讓很多參與者迷失了本性,忘記了風險的存在,把所謂的收到的利息,連同本金,甚至繼續加大好多倍的新的投入,寄希望于未來帶給自己更大的“金元寶”。
這就是貪婪所致,而所有的騙子都是利用這種人性的惡,進行騙局的深入的;龐氏騙局,就是如此膨脹發展起來的。口口相傳,拉親戚帶朋友,在高額利益回報的誘惑下,騙局越來越大。而拋開那些拉人進入的“好心”,其實暗含著人性中的一種心理,人越多,這個高回報的項目不就越安全嗎?
如果換一個場景,一個人找到了一個藏著寶物的秘密的地方,他一次取不過來,除了喊自己的親爹媽和親兒女等小部分人來獲取寶貝,會讓其他人會讓這麼多人都來取寶貝嗎?
旁氏騙局之所以過很久的時間才能夠崩盤,和很多要素都有關係,但是人性的貪婪給騙子們帶來源源不斷的“騙金”,是根本性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