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10_DDT
Silent Member
 
A10_DDT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0
把最陽春、最原始的AI想成是專家系統(請自己餵狗),以現階段的AI背後一定都有一個龐大的數據(不管是實體資料庫還是雲端資料)供搜尋、比對與參考,
簡言之都是提供夠多的判斷數據,最後選出最正確或接近的答案、最合適的動作或反應。

說到這,仔細想人類在靠過去經驗與所習得的知識,來動作與反應,其實也是一種類AI。
但很多電影也演到爛了,人跟機器最大的不同是人有感情(電影尤其喜歡提到人有愛,可以為大我犧牲小我,機器沒有),也就是非理性的時候,
當非理性用的好,就可以超越常人成就大事,用的不好就可能是個十惡不赦的人。

拉回正題,以中醫來說,講究的是望、聞、問、切,一個病痛,可能不止是因為身理的現象引起,可能還因為患者自身的習慣、遺傳或心理問題,
甚至家庭、工作等種因素造成,醫生在問診時就可以針對病人的反應、口氣、語調,再加上本身的經驗來綜合判斷並下藥,這是現階段的AI仍然無法取代的。

除非醫生朋友平時看診也跟機器一樣,A狀況就給A藥、B病痛就給B藥...如果是這種醫生,那真的讓AI當還更好更不會出錯。

要說把上述的中醫例子中的各種患者反應數據也納入後端數據,那也非不可能,但如最早說的需要"龐大的數據",
要多龐大?跟所有男人的夢想一樣"越大越好",因為越多數據就代表可參考比對的樣本越多,所得出的答案當然就越精準。

至於要發展要自主思考、而且還發展出"創造"(從無生有),那又是更後面的事了。
     
      
舊 2018-01-18, 09:46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10_DD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