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狐假虎威
Silent Member
 
狐假虎威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7
文章: 0
內蒙古自曝家醜擠水分,包頭市2017年財政收入腰斬
澎湃新聞記者 韓聲江
2018-01-12 20:34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自曝家醜”承認經濟資料造假一事引發關注。自治區政府坦承財政收入存在虛增空轉現象,部分旗縣區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並調整了近兩年的相關資料。
澎湃新聞查閱自治區盟市相關資料發現,包頭市2017年的財政資料在此輪“擠水分”下直接從2016年的271.2億元降至137.6億元,同比下降接近5成。
在1月3日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內蒙古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坦言有些經濟資料不實,包括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部分旗縣區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
空轉是指財政部門先將財政資金以支出形式撥付到繳款單位或財政收入徵收單位,然後再將這些單位收到的財政撥款以稅款、行政性收費等各種名義(無實際收入來源)再次徵收入庫,如此反復迴圈,形成財政收入虛增。較為常見的路徑是財政部門內部空轉,即撥款至下級財政部門或財政部門所管理的其他帳戶進行空轉。
內蒙古經濟資料“擠水分”的結果是,經財政審計部門反復核算後,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占總量的26.3%,同時調整了2017年收支預算預期目標。調減後,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比2016年公佈資料下降14.4%,剔除虛增空轉因素後同比增長14.6%;經過初步認定,應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基數也相應核減。
澎湃新聞查閱相關統計資料發現,2017年內蒙古不少盟市財政收入均有所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包頭市,高達47.9%。據最新資料,2017年,包頭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7.6億元,同口徑減少126.7億元,下降47.9%。查詢以往資料可知,2016年,包頭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271.2億元,比上年增長7.5%。
值得一提的是,依最新統計資料可算得包頭市2016年財政收入為137.6+126.7=264.3億元,比舊有統計結果的271.2億元減少了6.9億元。
2017年,其餘個別盟市財政收入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呼和浩特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201.6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0.17億元,降低22.98%。鄂爾多斯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56.8億元,下降20.6%,但自治區財政廳同時提到,“同口徑增長1%”,可知2017年資料是使用“擠水分”後口徑統計得出。
包頭、呼和浩特財政收入均有顯著下降,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在1月3日的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表態要堅決叫停包頭地鐵專案和呼和浩特地鐵3、4、5號線專案了
這是內蒙古官方首次承認叫停包頭市地鐵項目。2017年11月曾有媒體報導,包頭地鐵開工不足百日便被叫停。按照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包頭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期建設規劃(2016-2022年)的通知》,包頭市地鐵近期建設項目總投資為305.52億元,其中資本金占 40%,計122.21 億元,由包頭市財政資金籌措,資本金以外的資金採用國內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解決。
除包頭地鐵、呼和浩特地鐵外,內蒙古還先後叫停了呼和浩特新機場、呼和浩特至鄂爾多斯高速公路等多項大型基建項目。
2017年6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佈中央巡視組對內蒙古、吉林、雲南、陝西等4個省區開展巡視“回頭看”的結果,在表述內蒙古和吉林的問題時,都提到“有的地方經濟資料造假”。
舊 2018-01-15, 08:16 A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狐假虎威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