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Micromega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46
引用:
作者7788168
一般人六年前也無法推測現在的股匯市行情,現在也無法推測六年後的股匯市行情,所以就不要再想太多了…


確實沒有人可以預測,所以保險公司才需要避險啊~
你可以搜尋一下南山人壽近幾年的消息,因為FED進入升息循環,造成這些保險公司手上美國債券帳面價值損失,而使得潤泰集團的股票無法配發股息,這就是保險公司投資海外資產,實際風險產生下的後果。

對於不善股市投資的人來說,原本早已放棄自己投資,所以任何保險產品,只要能夠比台幣定存高,都會產生吸引力。尤其台幣定存這麼低的狀況下,20年前家裡長輩有買到預定利率是5%的台幣保單,現在都已經開始領利息好幾年了。但是當台幣利率已經到了這麼低的狀況下,再去買台幣儲蓄險,利率就很差了。至於外幣的儲蓄險保單,我是覺得,如果是看中匯率,覺得美元不可能再繼續弱下去,那也是應該直接自己存美元定存,用儲蓄險這種長期工具,要操作相對短的匯率趨勢變化,其實不太明智。

幾年之前,接近33兌一美元時,那時買美元儲蓄險的人,不是只有貪利差,很多人是繼續覺得台幣會貶值的,因為經濟不好,長期習慣央行會壓低匯率。但現在來看,即便台幣世界強,比人民幣還強,結果台股中這些外銷公司不僅沒掛掉,還走大多頭,尤其常常對央行匯率說三道四的張董的公司更是強。結論就是,經濟環境和投資市場,隨機性非常高,都不是任何單一個人或經濟體可以完全控制,任何的預測失敗率都很高,以往被認為的常規,時時有出現例外的情形。所以買保險公司這種替保險公司避險的產品,並沒有錯,但不清楚背後的風險和負擔自己不知道的成本,拿低於避險成本的風險溢價而不自知,這才是盲點所在。不過當然,時間會沖淡一切,放久了賠本金的機會不大,但失去了用錢買不回的時間,還這中間可以創造出更高報酬的機會成本和時間成本,代價不可謂不小,尤其在貨幣購買力長期貶值的現代資本市場中,這些成本長期而言更是巨大。
     
      
舊 2018-01-07, 08:45 AM #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cromega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