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lair
我之前為了協助客戶導入新設備
協助開發製程調條件
告知有哪些材料需要配合⋯
前面都順利完成後
進入採購階段
採購去找了競爭對手來
我明確指出對手產品性能上的疑慮
這也是造成價差的原因
且我協助了整個製程的從零開始的開發導入
簡單的比喻
對手車款時速200公里
我產品時速300公里-工程師最早需要的規格
採購不管,跟工程師確認對手是否可用
工程師回覆可用
就這樣我就丟單了
前面的人力物力know how通通被當成屎
|
因為老闆問採購跟工程師時速200KM的能不能用 如果能用為何要買貴的??
你是採購 還會要堅持時速300KM??
如果堅持採購 開成本檢討時被捅出來 那真的是黑到發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