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空氣真好~
瀏覽單個文章
mingting
Junior Member
 
mingt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3
文章: 943
引用:
作者hareluya6510
有些東西不能這樣解釋
PM2.5屬於氣膠,它不會受到重力作用而沉降
但是可以受到凝聚作用而沉降,這時它的氣動粒徑已經大於2.5um
被濕氣或雨水帶下來的PM2.5基本上都不叫PM2.5了

高空中的PM2.5除非是遇到非常強的下沉氣流,直接從高空灌到地面,否則只會以氣體擴散的方式影響地面。

地面霧氣重,PM2.5也會跟著變嚴重跟3樣東西有關
SOx, NOx 以及NH3

NH3的高溶解度,在濕氣重有霧的天氣溶解度就高
再與空氣中的SOx、NOx反應產生硫酸銨、硝酸銨等PM2.5衍生物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地面濕氣重的同時,容易伴隨著PM2.5升高
不是因為PM2.5從高空降下來,而是在地表自己透過化學反應形成的。

感謝提供專業的資訊~~

引用:
作者Snorlax
樓上這樣說是不太對

O=yes X=no

幾乎所有觀測站能記錄到的數據都是在海平面高度(SFC) (O

觀測站都在海平面上下的高度,所以該動態網頁顯示的只是SFC高度數值 (O

那個鹿林山空氣品質測站就證明了pm2.5會達到那些高度,然後散播到遠處 (O

pm2.5產生後,在移動過程中,如果遇到濕氣會變重,會隨氣流從各高度往下沈積 (O

1000hPa-850hPa-700hPa這些高度沒有pm2.5 (X

看一下今天金門的濕度對照表就可以發現,濕度跟地面pm2.5濃度增加的時間成正比?
如果是一直下雨,那pm2.5會被沖刷到下水道或海裡,如只是濕度高,則往地面沈降?
這也解釋了前天台灣北部濕氣重,結果北部地面空污反而變嚴重?

如果以上三個疑問為真。

那pm2.5在移動過程中濕度不高,中高空的似乎只會過境不會下沈,只有低空的會污染地面。

『霧霾』這名詞,似乎剛好解釋了濕度高造成pm2.5隨霧(水)氣,大量沈降至地面大家吸爽爽?

結論就是1000hPa-850hPa-700hPa有大量pm2.5,越高濃度越低,但如果濕度高,則大量往SFC沈降。

1.Sfc是指地表.高度視測站而定.並非指海平面

2.鹿林山空氣品質測站的監測結果已經121.131樓已經分析過了.時間點的不同.條件不同.PM2.5差值也很低.不再複述.
你硬要張冠李戴.無視並扭曲長達10年的監測結果.硬要把這些時間點.條件都不同混為一談.硬要說高空的濃度高.然後都會被擋住沉積下來.那我也沒辦法.
反正裝睡的叫不醒.裝瞎的看不見.
還是你又要說現在連冬至都不到的時間點是冬末?
一直鬼打牆沒什麼意義

3.我什麼時候說過1000hPa-850hPa-700hPa這些高度沒有pm2.5?
我前面說了很多次主要.就是在說比例問題.你連我的敘述都要故意扭曲.這樣好玩嗎?

關於濕度影響.有專業的網友已經解釋了

前面已經跟你說先去了解基本氣象常識了.不要連基本氣象常識都還沒弄懂.
加上空污.PM2.5這些還有一大堆物理.化學的變化在裡面.還沒會走.就先不要跳了...
只希望你如果對這方面有興趣.真的好好去學.不要成為你自己76樓說的沒知識的人就好了.

以上
舊 2017-12-10, 11:14 PM #1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gti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