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ay1156
長期老店研發成本嚇人
成本很難估算 隨便一個產品設計不良鬧出人命賠償金額就會倒店
看報導數據電動車真的是低成本高利潤的產業?

|
是沒那樣誇張,因為汽車業甚至於寫出了自己的TS16949,汽車一開始的品質管理的思考模式,是從航太業發起,汽車業發揚光大,同時順便降低操作成本,現在汽車產業的品質管理模式,應該可以回頭去教導航太業如何降本了,這些年的跨公司共用底盤與引擎,加上一堆零件都是N款車共用的,其實汽車成本低到嚇死你,台灣收稅又沒日本狠,所以大多國產車商真的是賺到油洗洗...............
電動車技術門檻低,自己搞了太多新的電子技術在上面,加上沒有傳統汽車業的品質管理概念,才會一堆屎搞不定,事實上光是汽車零件設計沒有這些廠想得那樣簡單,首先感應器設備等均需具備自我診斷能力,光是小小一個水溫感知器,你們以為內部就一個熱敏電阻,但事實上是兩個,有兩個才能作自我校正與診斷,還有測試的過程更不用說,光做完測試就要三四個月,一個油門蝴蝶閥的感應器,裡面就有兩組可變電阻,一組從大到小,另外一組數值從小到大,提供自我診斷是否有問題,連觸媒轉化器都有外加O2幫忙做監測,不是玩電動車的廠商,例如某Go廠商想的那樣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