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JeiJei
幾乎任何科技的進步,來自於需求以及$$。
就以AI來講,其實要到達那種可以自我思考以及創造的,還有一段距離。但是我覺得再過二十年,很多基層的工作都會被機器人取代。尤其是重複性質高的。
從商店裡的點餐靠手機或有機器來處理,到現在的開車。
這兩個例子都是重複性質高,可以利用電腦系統式,又或者說不是很聰明的AI來完成。相對投資成本以及回報率都符合條件。
接下來就應該是連鎖餐廳像是麥噹噹的後台。只需要把東西事先裝成他們可以辨識以及處理的格式,那其實沒什麼需要人的。整間麥噹噹一個人都沒有的情況絕對是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的。
就以我可以看到的,現在大樓保安這個行業應該已經到底了。第一步會先整合,整個大樓的安全由監視器取代,然後好幾間大樓共用一組人就好了。就連前台也只是幾個人負責好幾十棟甚至幾百棟樓,前台就是一個螢幕。有人來需要問東西,就轉接到中心。...
|
我覺得你對人類AI化的期待太樂觀,就像工業革命後擔心自動化機械會取代多數人力工作的人一樣,事實上兩百年過去了,人類的需求只是更為提升,讓機器處理的速度也追不上而已
一直都有更新的全自動化工廠,可是對便宜人力的需求卻也沒減少過,只是一直往更便宜的地方跑。對先開發工資高的地方是影響比較大,所以他們才需要實施高稅率推行福利政策來養活失業人口。不過有時這也只是一種假象,事實上高薪國家還是有本國人民寧願失業也不想做的低薪工作,要靠外籍勞工甚至非法移民補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