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Axel_K
Elite Member
 
Axel_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您的住址: 人群中
文章: 4,213
想起不久前的這篇,剛好最近要入手數位鋼琴,就回來報告一下。
最後的落點是Kawai CE220
其實這台算有點老了,如果能再等一年,2018一月NAMM Show應該會有價位適中的新款釋出。

其實家裡已經有台平台琴了,為什麼還要找數位鋼琴?
答案很簡單,還是怕噪音吵到鄰居,所以我們過了晚上7點就不彈琴了。
偏偏內人跟我都是夜貓族,而且最近我又重新拾回拜爾,打算把年輕時沒有能力完成的夢稍微圓個圈。

經過數天來的閱讀和看網路上的開箱測試文,在這裡稍稍把一些心得總結,給有興趣的網友參考。

數位鋼琴就價位上來說,沒有台幣2-3萬上下很難買到設計比較好的琴鍵機構,
個人以為,如果是進階者,3萬以下的都不需要考慮。
數位鋼琴這幾年再琴鍵機構的發展越來越成熟,聲音取樣越來越好,所有新款一般都會優於舊款。
2017出來的中階新琴(6萬台幣上下)大概都會內建藍芽連接來連接外部設備。

目前領導地位的廠商還是以日系為主。Roland的控制與聲音方面取勝,
Yamaha和Kawai優勢自然是從傳統鋼琴來,在琴鍵的機構上越來越接近傳統鋼琴觸感
Casio則和導入德意志血統,和德國鋼琴廠商Bechstein貝希斯坦合作,
將其頂級平台琴C . Bechstein的琴鍵結構移植到高階的Celviano系列。

**************
其實琴鍵結構個人大概簡分4個等級,(其實應該再細分,這裡只是一個簡略分級)
- 最低階就是一般彈簧來平衡琴鍵,這個一般大概1萬上下
- 再上一階就是塑膠琴鍵,但其結構試圖模擬傳統鋼琴,製造出觸感。(各家還有更細分級)
一般價格在兩萬以上起跳,高階些大概4萬上下,但卡西歐在這階會相對比較便宜。
- 再上去是木頭琴鍵,利用琴鍵本身重量來達成琴鍵平衡,模擬琴槌機構達成觸感
鋼琴能否彈出漂亮的連續顫音,除了sensor數量與感測外,優秀的琴鍵觸感與反應是其中很大的關鍵。
- 最高一階大概就是使用類似平台鋼琴全長木頭琴鍵,再加上模擬琴槌系統,以期求得最接近平台鋼琴的觸鍵。
這一階的數位鋼琴大概都要台幣10萬以上了。

會選擇Kawai最大的原因是它的琴鍵系統,Kawai最低階的全木頭琴鍵大概5萬多台幣就有了。
Kawai當然不缺高階款式,但它的CA (Concert Artist)系列的最低階是用稍短的全木琴鍵,
而且價格適中。 其實它最新釋出的一款是CA48,不過我寫email去Kawai US詢問,
目前它們還沒決定是否引進美國,會等到NAMM 2018後才決定。

Kawai 美國目前低於$2000美元又有全木頭琴鍵的就只有美洲特別款 CE220 和VPC1
其實我在這兩款中猶豫很久,VPC1簡潔又相對輕巧(約30公斤),但是它沒喇叭,沒其他按鈕,
是設計來用耳機,外接擴音設備和調控設備(例如用電腦連假,用專業軟體調控),
考慮老婆也能無腦使用,最後還是下手了將近一倍於VPC1 重量的櫃式CE220。


舊 2017-11-25, 10:03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xel_K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