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qwer456
好奇台灣以前也是這樣嗎?
台灣以前也被稱為山寨王國,都是跟著別人的流行走
其實現在也沒改變多少(哈韓 哈日)
印象中台灣好像沒什麼大媽舞.廣場舞這類
(應該說也是有.... 但沒中國那麼盛大)
|
看不懂你的問題,我也不知道我的回應有沒有對到你的問題?
我個人是比較聚焦在1980年“之後”的臺灣在地創作的國語流行音樂單曲的發展,近年比較聚焦在“國語填詞”這個區塊。1980年“以前”的,我承認我研究不多。不過國語流行音樂“譜曲”的部分,與其說什麼哈日、哈韓、山寨,倒不如說,臺灣在地的流行音樂圈很會挑選 日本、韓國、美國、甚至泰國,一些不錯的流行歌的曲子,拿來配上中文填詞和新編曲之後重新包裝發行。額外,臺灣在地創作的所謂“閩南語歌”,早年直接拿現成的“日本曲”來用,配上閩南語漢字填詞的,也不在少數。
一個比較的短文分享:
翻唱/二次創作比較8:幻化成風
https://taiwanpopmusic.blogspot.tw/2017/11/8.html
大致上是,一首被選用在日本動畫主題歌的日文流行音樂單曲作品,它的曲子被“臺灣在地中文化”了,還被號稱是日本動畫團隊審核認可的版本。可是這支單曲在臺灣在地的聽眾聽起來,若不看動畫只看MV本身的話,會覺得整體好像會有一種“彆扭”的感覺(填詞好像不太自然?)
但是同一隻曲子幾年後有被臺灣的創作者拿來配上二創中文詞,或許是沒有被日本方面插手管到的關係? 這個之後出的單曲整個聽起來就完全像是一首臺灣在地的國語流行歌單曲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