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嗯....
我講講吧...
前面已經有大大提過最重要的重點.
重點就是你腦子裡有沒裝東西..
想寫專業的文章, 就是要有專業的知識.
想寫其他方面的文章, 看你人生閱歷如何, 你有沒從這些閱歷中學到其中精隨.
如果以上都沒有, 那試問要寫什麼東西.
而又, 以上大大也有提到.
腦子裡有東西不見得能用言語或是文字來真正的表達腦中所有的意思.
因為將腦中的意識有條理的轉換成現實中的言語或是文字, 在腦中也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邏輯概念".
而邏輯概念會隨著年齡與閱歷有不同的"層次"性.
我簡單的隨便舉個比較能理解的例子.
例如一塊木頭(同一塊木頭), 本質不變, 就是那塊木頭, 但是擁有不同程度技能的雕刻者能雕琢出不同程度的完成品出來, 更甚, 在技能達到一定程度之後, 會因每個人不同能領悟的"境界"再創造出更具有個人風格或是更高殿堂的作品出來.
寫作亦是如此. 而之所以有的人能成為"作家", 而大部分的人不會.
很可惜的是. 現今教育既是不注重寫作本質的意義在哪, 也不在乎讓學生了解"邏輯"對一個人有多麼的重要. 久而久之, 人們就變的越來越不會用言語或是文章, 來確切的表達出自我本身想傳達/溝通的意識原意.
"表達"是一門"技能".
而在表達之前, 一個人必須要有基本程度的"意識邏輯"來作為奠基. 基礎打的好, 表達方式可以慢慢的學慢慢的看, 沒有基礎, 基礎是歪斜或甚至是崩裂的, 那就算表達的好也只是多餘的. 你們有沒在社會上遇過有些人講話講的是頭頭是道, 滔滔不絕, 但是很明顯的既是沒有邏輯, 也沒有什麼重點/意義, 那就是因為基礎歪了.
而怎麼把基礎打好呢?
多學, 多看, 學了看了, 多"想". 就這麼簡單. 廣泛的去吸取不同方面的資訊, 去認識不同方面的人, 再好好的去想你遇見了什麼, 吸取了什麼, "去蕪存菁". 久而久之你在自我意識上慢慢的提升, 自然而然的技能就會隨之而來的去幫你完善你想表達的事情/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