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這科目是我從小到大的考試強項,身為一個聯考只錯一題的人,我想我應該可以發表一點淺見。
文之為言,難工可喜,易悅而自足。
我也是這麼覺得,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出來並不難,但要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這才是難事,更難的是,把自己不認同的東西,說出來讓別人認同,這又是另一種層次了;換句話說,就是睜眼說瞎話的本事,當然我們在這裡先不討論後者。
作文能成為一個考試評分的標準,必有其方法與訣竅,比如說小時候作文課,比較好的老師會教你把文章分類,如抒情文、記敘文、論述文,這幾種文章,都有不同的寫法,甚至更好的老師,會教你一些技巧,比如說開門見山、埋兵伏將法等等。
也許這些你都懂了,但常常就是覺得自己寫出來的文章不夠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箇中差異就是質量不同,因為你的人生經驗不夠多,能舉出的例子不夠豐富,自然就容易人云亦云、乏善可陳,更糟糕的是網路上某些菁英,常常拿三流商業雜誌上的偽勵志文來當自己的見解,看了只能讓人搖頭,這也是為啥網友會建議你少看網路廢文的原因。
我們不是聖人,當然沒辦法文以載道,但要讓自己的文章有血有肉、言之有物這也是不難辦到的事。
有道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其實還有很多東西沒講,為什麼讀書破萬卷就能下筆有神?因為每本書都是作者與讀者的對話,當你能明白作者想表達甚麼,也就是你吸收了作者的人生經驗,無論你同意或不同意作者觀點,這時候你心中自然也會產生自己的想法,也有另一句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也只說了一半。實際上行萬里路,累積的是你人生的經驗跟內涵,自然能豐富你的見識,我前面說過,其實寫作就是在表達你的人生經驗,當你的人生經驗豐富了,寫出來的文章,自然能引人入勝,這些東西自然比所謂的作文技巧來得更高明了,這就是質的變化。
所以如何寫好文章?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自己的閱歷,多充實自己的想法,這樣縱然不能下筆如有神,但想說出一番有見地的話或寫出有情感的文章,自然也不是這麼難了。
另外我不介意標點符號用全形或半形,那些東西都是旁枝末節,我們不是在寫公文,啥標點不成行的鬼東西就別拿出來了,寫文章最重要的是詞要達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