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knoeatw1990
Advance Member
 
knoeatw1990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51
引用:
作者老柏(第四)
講到孔隙
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某道路橋上出過車禍,之後每當下雨機車就很容易雷殘
這不是靈異故事....我記得新聞中有人解釋,出車禍時機油流進道路的孔隙中,之後每當下雨機油就被水抬起來浮出路面,路面就會比較滑就容易雷殘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一半對一半錯。
但是油漬長期以來會破壞路面
(你可以參考有長期有油漬的路面,一定都是碎成一堆小顆石頭)
液體在路面會發生毛細現象,但這是不是吸油的定義我不曉得
同時下雨的時候會看到彩虹水,我倒是覺得應該是因為水而打滑的因素占大部分

引用:
作者apink
為什麼國外的車.... 都好乾淨漂亮....


因為台灣的車輛關稅

引用:
作者bbgun
我家樓下昨天剛好重鋪有看到這個,特地下去看了一下,刨的深度大概都有15公分左右


那這是路改了

引用:
作者剛蛋
這種文真棒
而且看大家討論回文也都長不少知識
期待樓主多分享~~


謝謝 ,不過鄉民們似乎比較喜歡香豔刺激文
我發這種開箱文回覆率都不足自爆文

引用:
作者msnow
所以我認為台灣有能力鋪好馬路的, 也有先進的相關機具
究竟這也不是什麼黑科技, 就只是要做工要札實而以
若只刨5公分, 怎麼會有好品質.
我其實一直在懷疑就是最低金額標限制問題, 讓台灣許多路是縫縫補補.
樓上說他家前刨15公分, 看樣子像重要道路 不是小巷. 這還比較像話一點


您錯了,厚度不代表品質
施做馬路的品質在於用的料,溫度,天氣,以及工人是否有撒足柏油
做工是否精細(鋪裝機跟人工鋪裝差很多)…等等
我這段話可以透過我回第一篇附上的影片
那應該是德國本國的施做影片,他拍到的電腦(04:39處)也是刨6.8公分
而該路又好像是重要道路(四線道),按照你的邏輯他也要刨十五公分才對
所以再次重申,厚度絕對不是攸關品質好不好
品質的問題牽涉太多因素了
舊 2017-10-30, 04:57 PM #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noeatw1990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