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Earstorm-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半夜想到工作睡不著, 或許出去做台勞的日子會提早很多.
台灣內部的流動性已經僵化了, 極少數例子不足以代表什麼.

幾年前這種僵化其實也沒人在意, 只要能整體一起爬升.
但現在整體下降, 而底層其實已經犧牲了, 現在是磨耗中層.
跟國外比肩的生活花費, 硬是少一截的薪資, 高一截的房地產.
政治相關部分不談, 即使只是老化結構以及失能(尊重站長).
簡單來說, 要做更多, 賺更少, 負擔更多(稅)的未來.

無意間聽到(即使心裡也曉得這道理), 死道友不死貧道的論調.
也就是說賺得變少, 那就壓榨支出, 總之我這裡要維持利潤.
乍聽之下是針對供應商, 工作時間的付出何嘗不是一種供應~
也聽到某間還不錯的公司, 將要被硬生生拖過最佳營運時期.
人家是在國外做得好, 想說也回來開業, 兩地營運...
我的眼光看來就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或講利益分配更直接.

... 說多了, 其實原本是要講當台勞出去工作, 很單純去賺錢.
不知不覺中, 變得比較像中階管理階層的觀點, 發展的困難.

做人在這海島上真的比做事重要, 可以延後自己被磨耗的時間.
如果是簡單的工作與經營型態, 那永遠不用擔心會缺做事的人.
不求進步, 不需人才; 確定階級固定, 就能偏安一偶.
舊 2017-10-30, 02:14 AM #3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rstorm-5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