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utl
很久很久以前,當intel推出386時,眾家對手就推出486(相容intel 386),intel推出486時,其他人就推出586,intel想要註冊x86,卻又被法院以數字不得註冊駁回,於是把586改叫奔騰。
而奔騰(586)時期,AMD的相容CPU叫K6,也就是說,比intel大一號是有歷史的
這樣就可以變成R8:i7 / R6:i5 / R4:i3的全線大一號現象,而且在現在這時間點,R8也正好有8核心,這樣命名非常合理
像主機板晶片,AMD就先用掉B350了 
|
?86時代,小弟還在媽媽10元。

沒人說明,我還以為那些都是 intel 系列產品,看來還有分別...
不過,K6還不至於跟奔騰混淆。之後的好像也都容易分辨。
但 intel 好像也沒太在乎這招,8代沒改系列品名。
再怎麼相似,品牌總分的出來。(除非被洗單了...

)
下一代,可能真有機會改成R8 吧? 效能比R7好一點點 ,這也算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