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eeko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28
引用:
作者SSD2048
1937年之前,日本人沒有禁止台灣的漢文。

公學校教日文,也有漢文課。(1943年的台灣小學生就學率七成以上。如果沒有漢思想的阻礙,
會有更多女生入學,就學率可衝更高)

公學校漢文課延續清朝私塾「以漳/泉/廈/客語教漢文」的型態。

當時台灣學生的特質:講日語、懂日文、台語流利、懂漢文。

1937年之前,台灣的漢文報紙、漢文雜誌算是發展的不錯。當然也有日文報紙、日文雜誌。

台灣的漢文比中國古老漢文更早踏上現代化之路,日本時代的台灣人透過日文、質變後的漢文開始吸收現代化的文明知識。

日本人管台灣50年,台灣阿公與孫可以用台語流利交談。
國民政府管台灣50年,台灣阿公與孫無法用台語交談。

因為國民政府在台灣實施世界罕見的「語言隔離政策」。


「清國奴」事件起於萬華的舊書店,由於一位國語學校的學生,碰到了書架,書籍應聲掉落,書店店員脫口便罵:「清國奴」,同去的同學們便群起抗議,書店職員卻變本加厲連說數次清國奴,於是一同返校請老師評理,未料老師袒護店員而指責學生不是,店員自教師室步出時更大聲挑釁:「清國奴!怎麼樣?」於是學生群情激憤,一路追打,店員一路奔逃到至寶田的宿舍,至寶田並不知事件本末,但大聲一喝,學生也就鳥獸散了。後,為數不少的學生遭到退學,事件方才落幕(吳濁流 1995b:)
http://hs.nctu.edu.tw/lau7_su1_tiau...49253347f5d.pdf

上一代受盡日本人的欺凌,下一代卻歌頌日本人的文明。

正港假台灣人,最有趣的奇妙族群。
舊 2017-10-22, 10:49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eeko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