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arumi
Iphone 的 sensor 不是一直都是 1/3 的大小
好像 6 跟 7 也是這大小
看起來 iphone 的降燥演算一直都在進化
|
我覺得最主要應該是半導體製程一直在進步,這會讓感光元件的噪訊比一直改進,例如產熱降低,熱雜訊就會降低。用演算法抹雜訊也有幫助,但影響應是其次,抹太糊也是會降低畫質的。
畫質跟pixel size(單顆畫素面積)有直接關係(單顆畫素能接收到的光量決定最初產生的訊號品質),跟sensor size則只有間接關係,因為還要看同樣大小的sensor上塞了多少畫素。在相同製程條件下,總畫素愈多,pixel size愈小,畫質愈差。現在一些強調拍照的手機開始會給pixel size的規格,而不是像以前都在呼攏消費者總畫素愈多愈好。這是好的開始。
DXO之前第一名的google pixel的pixel size有1.55 µm,不過畢竟是去年產品,製程差異可能會有較大影響。以最近產品來看,Note 8和U11都有1.4 µm,iPhone 8是1.22 µm,是其中最小的。pixel size的差異,跟下面這個盲測結果還滿一致的。
http://www.eprice.com.tw/mobile/talk/4544/5036762/1/
希望注重pixel size的產品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