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Kiki Yeh
昨天與朋友閒聊到北市都更問題,我朋友在都發局工作,大家都在為了都更方案傷透腦筋,友人說現在台北很多地方都已經在談都更,但卡在太多意見一直無法進行,了解後真心覺得難怪在台灣推都更這麼困難....原來除了單純釘子戶外,其實大部分人是在意都更期間沒地方住,都更後還得多繳很多錢(未來大樓的管理費,新建後空間變大的補差價等等),有些住戶是真的是沒錢,每天生活都無以為繼,更何況都更後要繳這麼多錢也難怪會影響意願,要我可能也會考慮再三....
剛剛突然想到如果把所有都更案統一以專案管理,比方都更前原本坪數是20坪,都更後因容積率關係每一位住戶假如可分得30坪,這一下就多了10坪,假如未來住戶想要買賣就只能以原本的20坪來買賣,不得以都更後增大的坪數來計算,這樣是不是就不會有人為了這多出的利益而爭擾不休?而都更後的房子因為實際空間比較大,買方市場肯定也比較有人願意接手,畢...
|
癥結是多出來的坪數從哪裡來?
容積率的問題, 也不可能一直增加坪數
都更的週期雖然長達五十年上下, 但是你這方法大概一輪兩輪就擠不出來了
有的地方還限建物高度
其實一切的問題根源在於業者炒房價 屯房屯地
量放出來 價格合宜 大家買得起
有新房子住誰要住老舊建物?
管他不都更, 不都更就不都更 老房子賣掉換新屋就好
這裡還要指出一點: 台灣人普遍都認為 我房子轉手賣 一定要賺 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實際上 房屋是有折舊的
所以我認為, 不都更 不賣 不賠, 就去住危樓吧; 地震來的時候一次處理掉.....
都發局沒有必要擔那個心
切結書簽一簽, 大家責任釐清
四五十年的老房子 你的鄰居不都更, 你可以賠本賣換一個新家
錢再賺就好
命賠掉就沒有
然後, 我覺得都發局應該著重於'公共住宅', 而不是都更
我要是租得起新屋子, 我買個老屋子幹嘛?
如果大家年輕人都去住公共住宅, 那些老舊公寓沒人租 屋主就不會硬撐著不都更了
你知道很多地方不改建就是因為'少收一天租金很可惜'
不是只有住屋, 很多夜市周圍建物也是
柯文哲當初說要五萬戶社會住宅, 不知道放出多少了?
然後前幾天又說其實台北�**晹釩雃h空屋.......所以政策要修改........
我想問: 對, 請問那些空屋甚麼時候要拿出來租? 拿多少錢租? 有多少是老舊建築? 是不是在都更名單內?
雙北的房東都一副屌樣子
既不參與都更, 也不準人家做公共住宅
就是要賺
要解決問題 很簡單
斷了那些包租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