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wildboar
我倒是覺得,這行銷招數不錯。但,納廠真的賣不好,是品牌跟價格間的那個值。
我覺得這次U5值得讚揚的是:
1.安全配備跟價格都算到位了。
2.送撞的數字有公布,比送ARTC撞,撞完不敢公布好太多。
送到西班牙撞是行銷手段,但起碼是有給大家看了。
真要講,台灣不成材的車廠也不止這間,收入夠的,還是會養進口車,
錢不太夠的,國產車中挑一台比較不爛的而已。
但納廠,真的要賣,還是賣不贏牛頭,人家光路邊隨便一間修車廠都會修就贏他太多了~
更不用說正副廠件之好調...
總之,有改變是好事,給納廠一點鼓勵吧~
|
很多人說『至少納廠敢送測並且公佈影片該給鼓勵』
前述說了,納廠自行送車測試、就表示納廠有100%的信心能通過測試,就算切了測試車證明車台板厚與圖面一致、但也不能證明與市售車一致,畢竟板厚一樣不表示材質一樣,而且底盤與車體結構並非只看厚度、有誰能證明測試車的結構跟市售車一致嗎?
美規RAV4為了通過IIHS的測試而增加車身結構、相對來說歐規的就沒這個結構,同理是否能質疑U5測試車結構與市售車不同?如果沒拆解市售車與測試車交叉比對的話是得不到答案的,所以NCAP才會隨機從市售車中購車測試、這樣最省事也最公正
在教徒眼中我是不折不扣的酸民,我也樂見台灣車廠進步,只是這次測撞從頭到尾有疑點的地方太多了,既然要做、為什麼不一次就做好讓人沒地方挑毛病?
(雖然我不認為是為了研發才送車測撞、這次測撞100%是為了行銷)
其實呢,資訊爆炸的時代從電腦普及、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就開始了,也就是說當台灣人還在認為『一點一滴、慢慢的進步該給鼓勵』的時候、上網看看就能知道別人是以『飛快』的速度進步(不說別人,說中國就好,CNCAP成立多久了?)
說穿了,『慢慢的進步』跟沒進步幾乎是一樣的(因為都是被別人狠狠甩開),如果有心想改變、以納廠的實力來說改變一次到位並非難事,這次的測撞影片從一開始我就認為是『行銷』了,所以要把這樣的行銷行為當成是車廠的進步?我是不這麼認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