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W
4發動機飛機在維修價格上,已經不符合現代潮流了,早在當年的DC就已經意識到,發動機的維修成本會是個問題,所以才推了3發動機客機,來避開ETOPS的問題,可惜當時成本並沒有被摳到像現在這樣緊,MD算是時不我予.......
近年因為發動機的推力大增,在777出現後,單顆引擎推力,超越744兩顆的推力,同時發動機越做越省油、機身越做越輕月省油跟廉航的盛行,結果就是雙發動機客機也能輕易越洋,我還依稀記得當年老外跟我說,波音要求他們做出能推力超過9萬磅發動機,工程師第一句話就是回說波音瘋了,想不到是一波航太革命,將原本風扇從實心變成空心,從原本的一片60磅降到僅2X磅外,現代連碳纖維風扇都出來了,在787又導入碳纖維模具編織機身後,鋁合金機身也慢慢準備走入歷史,再過三十年後,當環保要求持續提升,各大發動機廠也許得開始改為電動發動機公司了,特別是現今燃料電池成本已經低到可以量產在...
|
當初空巴也沒想到波音可以讓雙引擎的ETOPS延長到那麼長,導致4引擎的A340完全滯銷,幸好雙引擎的A330靠著標準8座位空間,完全搶下波音767標準7座的中型廣體市場。
21世紀波音787取巧的8.5座設計,在空巴A350標準9座面前完敗,結果目前航空公司的新購飛機優選變成A321/A350/777。
目前波音只有777沒有對手,尤其是小改款後的777X把機身內徑擴大,從9.5座變成標準10座之後,A350-1000就沒多少吸引力了。
未來應該會出現比777更大的雙引擎客機,我思考後有兩種方向,如果以空巴的命名原則會是A360與A370。
1.A360
標準12座的單層雙走道極限設計,這樣容量可以比777多兩成,座椅規劃為3-6-3,坐在中間的客人應該會很不爽,但頭等艙空間比A380還大。下層貨艙裝滿LD3標準貨櫃之後,會浪費一大堆空間。
重量問題改用碳纖維之後,應該用目前的777雙發動機就飛得起來,會是80*80公尺的大尺寸飛機,只能在F級大型機場操作。(例如桃園機場)
2.A370
雙層中型廣體客機,下層是A330上層是A320,所以是下層標準8座(2+4+2),上層標準6座(3+3)的設計,頭等艙的尺寸跟A330一樣,不會受富豪青睞。下層貨艙裝LD3貨櫃剛剛好,不會太浪費空間。
機體重量用鋁也不會超重,但未來肯定是用碳纖維,會是65*65公尺的中型廣體客機,在E級機場就可操作(例如松山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