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小學時阿公常帶我去城區外吃好的,城區是很老一輩人的說法,因為阿公出生時孫中山還在海外躲。
小一時阿公問要不要吃牛肉麵,麵條很寬湯很辣,我和阿公從開山路一路牽腳踏車聽怹講古,
我們走到現在永康的大橋三街,因為台南東西南北城門裡是福建人的地盤,
光復後設眷村只能設城外,但城外有許多好吃的,讀後甲國中時我都去買皮薄肉紮實的大肉包給阿媽。
(這是賺錢好機會,因為一個肉包15 元,乖孫很孝順阿媽給50 元)
讀後甲時同學很多是外省二代,我們讀書玩樂在一起,我才搞清楚當年吃的是褲帶麵。
國三聯考後確定要去育樂街上班,我騎腳踏車找同學要去岡山吃羊肉大餐。
十幾個呆瓜就這樣一路去岡山,中途還遇大雨,騎淑女車的想回家,騎來禮的罵他沒路用 !
老闆娘知道我們遠從台南來,羊肉麵線、當歸羊肉鍋都有。
那時腳踏車還不能上火車,我KHS 車包了羊肉料與湯一路回家。(回程沒下雨)
阿媽晚餐時好開心,說:有心最飽 !
__________________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