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有人說要延役核一核二
【本報記者/李若松】
【1988-08-15/聯合報/11版/現代生活•輿情】
國人從不感覺「電的可貴」,更不能體會台電基層員工的苦處。清大教授、核能研究所與電廠資深工程師,最近在新竹舉行一次相當坦誠的溝通與辯論,重點在「台電基層工程人員有話要說」以及核能工程的人才危機。
核能電廠基本上設計都很安全,但北部兩座核能電廠原始空間設計,似乎都是「剛剛好」,發現了一些缺失,幾乎沒有改善的餘地,不能加裝任何改善設備。
一位熟悉三座核能電廠的反應器專家指出,核能二廠最糟糕,兩座反應器共用一套廢料處理設備,一旦出了故障,就必須兩機組同時停機修理,非常沒有效率;核能三廠反而是較好的系統,壓水式反應器的汙染性核廢料,幾乎只有另外兩廠所採用沸水式反應器的二分之一。北部兩座核能電廠的廢料量,確實太多。
這位反應器專家指出,國內核能工業受限於向美題採購,但零件複雜的核能工業無法庫存大批零件備用,一旦發現小零件問題,就因供應不及,影響正常發電,這種情況,將隨電廠運轉時間愈久,愈加嚴重。台電組織龐大,內部溝通障礙是最大的問題。參加座感可言,電廠有時出了些小缺點,往往被輿論界誇大缺失,全盤否定工作人員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