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McCandness
是你的邏輯比較不通吧
政府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使用者付費,多製造垃圾的就多收錢,以價制量,順便控制垃圾量,哪裡不對?收入不足以彌補支出,就是拿國庫的其他收入來付,這就違背使用者付費的精神了。
我的能力只能解釋到這樣,看看有沒有其他高手可以解釋到讓你懂。或者你只是不爽任何理由的漲價有沒有賠一千萬是一回事,不過盈利減少要減薪看來也沒不合理啊,當然員工不爽可能也正常。
在一個經濟成長的社會裡會一直有更賺錢的新興行業或業者,不爽的員工就有機會跳槽或爭取加薪,經濟發展停滯的社會國家剛好反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
你的邏輯比較不通,政府的政策不是拿來營利的,是拿來促進公共利益的。
使用者付費的精神很好,我只問你所得稅要不要徵到100%?你有享受政府的總體施政吧?
我可不可以控制你不要大便?水肥要不要錢?你能賣?那你要不要反過來想,不準買,應該說誰要買大便?那你要怎麼辦?徵收水肥處理費嗎?
盈利減少要減薪你試看看,看你會有什麼下場。
人是可以選擇行業的,而比較的單位就是薪水及工時。
但是,你拿水費來比較。跟本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