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alfonxman
最鬼扯的人說別人鬼扯
羅斯福的新政中間出現衰退的年份是1937~38
新政啥時開始的?1933
連年份都對不起來 
|
再補充,2008年金融海嘯為什麼美國堅持不走凱恩斯主義?伯南克就堅持不採用凱恩斯主義救國,而是立刻採用貿幣主義直接海放美國資產。任其產業重組。
引用:
作者F-45
我在講什麼你在講什麼?
打很多字參雜幾個理論名詞
自己拼湊出歪理
要以消費當生產力的論點
那就每年大家固定都發
不是只發特定族群
然後把這退休閒閒沒事做的當生產力
講一講又偷把政府財政跟年金基金混用
兩者各自獨立運作本該沒關係
現在會錯亂就是以前的錯誤
年金改革馬英九時期老早就提出
那時沒有什麼前瞻
只有馬自己的4年5千億跟其他一堆計劃
|
而台灣的做法就是發放消費券,有沒有效還有待研究。提出計劃要用在刀口上,要前瞻怎麼會用在基建上?
前瞻跟基礎是兩個反義詞。你的文字遊戲還要玩多久?
新政一共有兩期,如果第一期收效為什麼要兩期?連辯護都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