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gular Member
|
臺灣這些五六年級家族企業噢...該怎麼說呢?
很多第一代有很浪漫的情懷跟想法,或許也有些的才幹
但沒有進步的管理概念,攀著當初經濟成長的火車飛上高處之後以為自己真有幾個本事
然後從小養尊處優的二代呢,聽著老爸吹噓,看著老爸經營公司
也待在美好的泡泡當中生活,然後出國深造搞個博士碩士回來後接班
因為沒看過公司內漏洞百出的制度,也沒有從基層開始的共識感
一回來就搬著國外學到的那套大刀闊斧"改革"
但因為才幹有限,又沒有足夠的視野,所以就從看的到得利潤跟人力方面開始改
so..you know what happened
而家族企業又保守封閉,難以接受外人進入
當然就更沒辦法接觸國際一流的管理技術跟人才
光靠那半套的改革方式怎麼鬥的過國際企業的洪水猛獸?
只能說當我們外人都看出問題的時候,代表已經爛到根了
這幾個臺灣之光如果不仔細思考什麼叫做權力下放
什麼叫做引進外部資源
那大概就剩下吃老本比氣長
畢竟國際客戶施捨的訂單只是讓你餓不死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一起度過的日子,我不會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