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razynut
某人好幾場比賽傳完十個助攻後,第四節就開始瘋狂自幹4-18(G1)之類的,你認為是巧合嗎。
|
通常他傳完助攻後球隊都領先, 然後下場休息完後第四節剩下幾分鐘上場雷霆已經被追分到落後, 而且對方手感已經有一定準度了
自己人得不了分才是雷霆被大幅追分的問題, 上一篇你引用Bill Simmons文章其實就說明這一點
另外你可能記錯比賽, G1 他只有出手23次, 你應該是說G2 43次那場.
建議不要只看片面數字, 整個隊伍數據都review一次, 再來定論
G2第四節雷霆有效進攻32次, 只得了22分
神龜4/18 (含出手被犯規沒進), 包含罰球得了15分
隊友3/14, 4個人加起來只得了7分
你覺得他不自幹的時候, 傳給命中率更差的隊友, 有比較好嗎?
當你以投籃=自幹的角度來看, 那麼任何人每一個投籃都是自幹
這5場神龜 on/off 的球隊表現
G1: -25 on, -6 off
G2: +11 on, -15 off
G3: +3 on, -1 off
G4: +14 on, -18 off
G5: +12 on, -18 off
真的是自幹王, 那麼為什麼下場後隊友落後更多呢?
你看過統計數字, 這系列賽鬍子在場上的時候其實落後或只能小幅領先, 下場後靠板凳反倒球隊拉大領先嗎?
至於為什麼神龜TS 低? 因為火箭知道除了神龜之外, 其他人不具威脅性, 攔他下來就對了
單主將而隊友又不具得分威脅性的時候, 最常發生這種情形
所以Bill Simmons 才會說要有Gordon之類的能穩定得分隊員幫神龜拉開, 才能打開局面, 神龜和隊員能雙雙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