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tvt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6
文章: 2
http://jciadmin.joins.com/big5/arti...l&art_id=164679

韓前政府官員:中國將逐漸加大薩德報復力度

韓國前知識經濟部(現產業通商資源部)副部長安玹鎬(60歲)表示,“中國的貿易報復力度將會逐漸增強”,“韓國必須通過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機構來積極應對”。

本報記者於3月16日在位於首爾江南區德黑蘭路的辦公室內見到了安玹鎬。他通過第25屆行政考試後開始了公務員的生活,曾任知識經濟部產業經濟室室長及第一副部長、韓國貿易協會常務副會長、檀國大學教授,現任三星KPMG顧問。安玹鎬在結束公務員生活後成為了有關通商及中國方面的專家。2013年出版了「韓中日經濟三國誌」後,在今年3月10日又出版了「韓中日經濟三國誌2」。此次采訪以韓國經濟的巨大變數——中國對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薩德)係統的報復為主題。

中國正式開始實施薩德報復措施。

“因為我不是安全專家,對於決定部署薩德的過程,我無法評判‘是對是錯’,只是可以預測一下中國未來可能會采取哪些行動。4月有中美首腦會談,5月有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這是美國唐納德·特朗普政府和中國習近平政府建立關係的重要會議。進入5月後,韓國可能完全完成對薩德的部署,那時候中國的報復措施會達到頂峰。”

5月以後中國的經濟報復措施會有所減弱嗎?

“不會。中國將在11月召開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中美雙方只要沒有相互妥協,報復措施就會持續。中國目前主要是進行戰略應對。通過對日本和台灣的先例可以看出,中國是分階段強化報復措施,大體有兩種可能性。現在雖然只針對樂天,但是可以預見中國在內需市場可能會實施對韓國主力企業如汽車和電子等部門進行打擊的措施。在2000年大蒜風波時,中國曾經限製過韓國手機的進口,因此不排除中國有可能實施類似的限製進口措施。雖然這些做法違背了WTO的規定,但是根據現在的情況,中國很有可能使用這些手段。”

那韓國政府應該如何應對呢?

“實際上,在韓中兩國間,韓國政府並沒有應對的措施。即使利用韓中自由貿易協定(FTA)進行應對,如果中方不接受也沒有辦法。但中國會受到國際社會‘反自由貿易,實施貿易保護’的批判。我認為最為有效的辦法是向TWO等多邊機構提起訴訟並積極應對。”

但是據悉韓國政府現在並沒有可用來立刻向WTO上訴的案件。

“即使不立刻向WTO上訴,也要表現出‘只要有,就上訴’的積極性。對中國政府要表現得堂堂正正且始終如一的態度,這點很重要。但是這種做法也有一定的問題。中國有很大的消費市場,但韓國卻沒有。比起買東西的人來說,賣東西的人更處於劣勢。即使如此,韓國政府也應該為了國家民眾的利益而積極行動。”

還應該有中長期的對策吧?

“比起短期對策,中長期的對策則更為重要。比如韓國要進一步確保‘如果沒有韓國產的存儲芯片、顯示器,中國企業將無法生產智能手機’這樣的地位。韓國要生產更多優於中國的商品,出口企業也要讓生產基地和出口對象多元化,減小出口企業會面臨的風險。印度市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擁有6億人口的東南亞是唯一可以代替中國的市場。對於韓國國內的企業來說,要有所行動將生產基地轉移到東南亞或是強化東南亞生產基地。”

韓國內部的問題也較為嚴重,出口等重要的經濟指標都出現下滑。

“韓國現在已進入經濟停滯的初期階段,如同日本的‘失去20年’,我在書中也有寫道。我看了很多有關研究日本失去20年的原因資料,這其中包括低出生率和老齡化、製造業革新不足、勞動生產性停滯、對於信息技術(IT)產業的投資不足、製造基地因社會成本過高而加速轉移至海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政治領導力的失敗。這不就像是在說韓國一樣嗎?這就是過去的日本。”

有什熞想提醒新政府嗎?

“當然有。在說明日本那失去20年的時候就提到過,最重要的是政治的領導力。德國施羅德政府不顧無數輿論的反對實施了改革政策,最終丟失了政權,但是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如今享受著這項改革的成果。日本沒有出現過即使被民眾厭惡也要進行改革的政治家。韓國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一直要進行結構改革,但至今未能實施。即使看到了經濟停滯的信號,也這樣虛度了10年光陰。民眾的實際所得在減少的事實就是很好的證明。未來的10年是最後的機會。”

為什是10年呢?

“到了2025年,韓國就將進入老齡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占20%以上)。縱觀世界經濟史,在老齡社會,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能富有活力。10年內,韓國如果不增加比較占據優勢的出口商品和技術的話,韓國就只能淪落為中國的周邊國家和外包國家。”
舊 2017-03-20, 04:02 P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vt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