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r5954189
跟行銷企劃有很大的關係
還沒開賣就放風聲售價約20萬
給人的第一印象.這應該是台"高品質"的電動"小綿羊"
但價格實在太離譜.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上市後價格為12萬8.GGR說這是賠本的售價
後來銷售不佳.便推出了6萬2的小改款
但就算你再怎麼降價.推出更便宜的車款
大家的印象還是在.這應該是一台"高價" "高品質"的電動小綿羊
所以一般人對他的要求會非常高
這是行銷搞出來的問題
如果一開始反過來做
先推出6萬左右的車款
那麼接受度將會完全不同
就算有一些小瑕疵
也不會被放大檢示
等市佔率與充電站到了一定的量之後
再來推高價特士款.更穩定的改良版本
應該會更容易
|
原來如此
看來是抱著過大期待了
10多萬就能買台電動機車,而且是該車廠第一次製造的車
就算售價偏高
但這麼新的玩意兒
從一開始我就不會認為這款車買來不需要有debug的情況了
我還以為會買的人應該都是想嚐試新事物的人
如果是想求不出包的車主
那這麼新的東西一開始就不該去碰了吧?
又要求新又要求不出包
這種事情連特斯拉都做不到啊
看特斯拉最近幾次自撞案例就知道了,更早前還有底盤被擊穿自燃的案例
新產品上市後,一定都有debug期的
通常要等到下一代或改款後,才會有比較高的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