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甄竟然出這種題目
https://yamol.tw/item-15.%E9%99%B3%...++..-608091.htm
引用:
15.陳儀接收台灣後公開演講,高聲說:「我們不貪污、不揩油、不偷懶」。當時台 灣人不懂什麼是揩油,認為公務員不貪污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何必強調?其所 顯示的意義是:
(A)台灣人受日本皇民化遺毒太深
(B)台灣人已經接受並且習慣日本人的現代化統治
(C)陳儀認為台灣人已沾染日本的貪污惡習
(D)陳儀宣示要改造台灣人被日本人污染的貪污文化
|
引用:
作者FLYFLY3
推薦google關鍵字:
日治時代、後藤新平、治台三策、貪財愛錢、貪生怕死、愛面子、愛作官。
|
那是漢人基因遺毒吧,和日本基因比較起來的差別
最後一項因為有228事件大力教訓過,本來日治時代超夯的議會請願和要求民間自治團體,到國民政府戒嚴時期就整個銷聲匿跡,沒有人膽敢再提,只有自由中國的雷震下獄,還有美麗島事件送軍事法庭
當初念殯儀館版本歷史的人其實都應該重新再受一次教育的,不知道七年級生也是嗎

引用:
黃旺成評論[編輯] 1927年2月20日,臺灣社會運動者黃旺成(菊仙)在《臺灣民報》上宣稱後藤新平提出了「治台三策」:第一,臺灣人貪財愛錢,可用利益誘惑」;其次,臺灣人貪生怕死,得用高壓手段威脅;第三,臺灣人非常愛面子,可用虛名攏絡。[7]後來這種說法衍生為評斷台灣人民性的知名論點,即:貪財、怕死、愛作官。此論點認為,後藤新平採用了「糖飴與鞭」的兩手策略,一方面以嚴刑峻法對待異議人士,另一方面積極致力於建設臺灣經濟。
|
這策略國民黨學得很透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