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IM=
這個台灣有三間廠商在做,我在其中一間做過財務經理負責風險跟融資,問題在哪裡呢?
在於台灣沒有基礎建設跟深厚的重工業製造能量,幾乎甚麼東西都要跟外國租借,敏感度分析跑起來很難看....
而且一定要跟對岸租借一些工具船,不然根本蓋不起來,但若這些因素都克服了,前景一片光明
|
因為風險高,所以施工時的保險很重要,但是目前只有國外的保險公司才有這麼大的資本可以玩
問題來了,既然是國外的保險公司接,海上施工的設備就要符合「國外」的標準!
而設備又要經過「國外」擔保公司認可的認證才可以用!
零零種種加起來,如果是建兩支示範風機的話,先期投入的設備反而使用租借比較划算。
目前台灣離岸風場比較早投入的擔保公司是 DNVGL,它自己也有出離岸施工的標準「ST-N001、ST-N002」。
這兩個只是施工標準,其它還有施工設備標準,海上結構強度計算等等,可以去官網找,免錢的。
美國 API、ABS 也有自己的離岸施工標準,就看擔保公司認不認可!
而風機也有標準,目前常用的是 IEC 61400-1,適合台灣的風機是特規的 s,最大陣風超過 ia 的標準。
當然,也可以跟阿 6 一樣,自己玩自己的!大家標準都是抄來抄去,最多漏抄幾句。
我是不建議這樣做啦,大家都知道離岸工程風險高,還是乖乖照著國外用人命堆出來的標準走比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