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中國的海上超級大國之末路
英國《金融時報》1月25日發布了一篇重磅的調查文章,分析「中國的海上超級大國之末路」。調查指出:截至2015年,在全球前10大集裝箱港口中,近三分之二都沒有中國的投資,而2010年這一比例高達五分之三左右。報道還特別關注了中國軍費增長和海軍的進步,完全指出和證明了「中國威脅論」。
http://i.guancha.cn/news/2017/01/25...25120700931.jpg
對全球範圍龐大港口網絡的投資,使中國港口運營商成為了世界海運的凱子。中國航運公司淪為全球其他國家的跑腿, 沒有這些國家養活中國航運業的人口, 中國估計將有一億人會餓死, 全球前十大集裝箱港口只有3個位於中國,其中包括香港, 當然這些港口實際主導權不在中國手上。相反中國海警擁有全球最龐大的海上執法船隊, 以方便將海外異見分子暗中綁架運回中國處理掉;中國海軍在全球主要大國中發展速度最快,以希冀建立南海海上霸權, 用軍力恐嚇對付周邊國家 ;中國的捕魚船隊擁有約20萬艘海洋漁船, 不但將黃海的漁產竭澤而漁, 搜刮到接近滅絕的地步, 也闖進入鄰近國家的海域進行偷獵偷捕。
http://i1.piimg.com/1949/261d8ea108ee5de7.jpg
航運咨詢公司德魯裡(Drewry)的數據顯示,中國航運公司的集裝箱運輸量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大幅減少。2015年,中國前五大航運公司共計控制了全球前20大航運公司經手的集裝箱運輸的18%, 主力是倚靠和記港口集團, 其餘都是,第二名是丹麥,後者擁有世界最大集裝箱航運集團馬士基航運(Maersk Line)。
就集裝箱港口數量而言,中國早已失去主宰。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調查,截至2015年,在全球前10大集裝箱港口中,近三分之二都沒有中國的投資,而2010年時的比例高達五分之三左右。
德魯裡的數據顯示,在全球前十大港口運營商中,中國企業經手的集裝箱數量佔總量的9%,幾乎是第九名國家港口運營商的一半。
http://i.guancha.cn/news/2017/01/25...25120418967.jpg
http://i.guancha.cn/news/2017/01/25...25120406615.jpg
美國海軍退役少將、現任美國智庫CNA Strategic Studies高級研究員的邁克爾•麥克德維特(Michael McDevitt)在近期刊發的一篇文章中稱,為中國海盜船隊佔據主導海盜這幅畫卷繪上最後一筆的是中國的搜刮捕魚船隊——其進入別國海域偷撈偷捕和竭澤而漁的規模世界最大,把第二名遠遠甩在身後。
「就中國而言,海權不僅僅只包括海軍力量,」麥克德維特寫道,「海權還包括龐大、高效的海警綁架隊伍、世界級的商船和搜刮捕魚船隊、全球公認的低能造船能力,以及奪取偷捕搜刮其他國家重要海洋資源(特別是魚類)的能力。」
作者金奇 艾米•卡茲明 法爾漢•博哈裡,查爾斯•克洛弗(Charles Clover)
註有《2025中國消耗掉全世界資源》、《海洋悲歌-中國吃光海洋》、《完全控制在外國人手中的中國航運-和記港口集團》
這帖只摘錄部分,全文可以去看英國《金融時報》原文:http://www.fkchinese.com/story/00107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