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yot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6
文章: 23
現在課本不知怎麼講曾國藩和太平天國歷史的
引用:
《太平天國史料譯叢》記載了1862年5月13日《印度泰晤時報》發表的一封英國軍人的信,信中說︰我跟一大群人去看清軍屠殺俘虜的太平軍,這批俘虜是英、法兩國軍事當局交給滿清方面處死的。……這批俘虜,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剛出世的嬰孩,到80歲蹣跚而行的老翁,從懷孕的婦人,到10至18歲的姑娘,無所不有。清軍把這些婦女和姑娘,交給一批流氓強奸,再拖回來把他們處死。有些少女,劊子手將她們翻轉來面朝天,撕去衣服,然後用刀直剖到胸口。這批劊子手做剖腹工作,能不傷五髒,並且伸手進胸膛,把一顆冒熱氣的心掏出來。被害的人,直瞪著眼,看它們干這樣慘無人道的事。還有很多吃奶的嬰兒,也從母親懷里奪去剖腹。很多少壯的男俘虜,不但被剖腹,而且還受凌遲非刑,劊子手們割下他們一塊一塊的肉,有時塞到它們的咀里,有時則拋向喧嘩的觀眾之中。……

李鴻章答應赦免太平軍甦州降軍,甚至封官許願,請了洋槍隊首領戈登做保證人,結果將降人全部屠殺。戈登為此大怒,要和李鴻章決斗,並拒絕了清廷一萬兩白銀的賞賜。這個被我們丑化的外國侵略者,還頗有正義感,反倒是李鴻章等干出了令人惡心的罪行。太平軍的石達開、李秀成等人,都是投降後被殺,可見滿清之惡習不改。殺降不祥,必有報應。清雖然並未早亡,但自同治起,連續三代斷子絕孫,也算中國歷史上的異例。

1864年整個天京城3萬多戰士,無一投降,全部戰死或者自殺。曾國藩率湘軍攻入“天京”時,城里的太平軍只有一萬多人,老百姓數十萬,幼天王等一部分人突圍出城。曾國藩上報說︰曾國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內“分段搜殺,三日之間斃賊共十余萬人。秦淮長河,尸首如麻。”這實際上是3天就屠殺了十余萬南京居民。太平天國強盛時,南京最多有100萬人,可曾剃頭殺過10多年後,到光緒登基時,南京也還不到50萬!

清人記載︰“金陵之役,伏尸百萬,秦淮盡赤;號哭之聲,震動四野。”所謂伏尸百萬,除了戰死者,就是曾國藩在城內外屠殺的平民,至少殺害數十萬人的生命;“皖南及江寧各屬,市人肉以相食,或數十里野無耕種,村無炊煙。”
引用:
湘軍中從上到下,每一個人置備一個大竹筐,搶到錢財就往竹筐里裝。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在《能靜居士日記》中記載破城後七天時他所目睹的情形︰“ 其老弱本地人民,不能挑擔,又無窖可挖者,盡遭殺死,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滿二三歲者亦斫戮以為戲,匍匐道上。婦女四十歲以下者一人俱無,老者無不負傷,或十余刀,數十刀,哀號之聲,達于四遠,其亂如此,可為發指。”這就是說,湘軍進南京後,除了強使一部分壯丁為他們服勞役,並把四十歲以下的婦女都搶走以外,其余老幼男女,一概殘忍殺害。

當時全國死于湘淮軍之手者決不會少于5000萬,從九江到南京,一路屠城過來,“雞犬不聞三千里”,公開的推行三光政策,把屠城當作功勞來吹捧!“直教戮滅無遺種,尸涌長江水不流”(彭玉磷《克復九江屠城》)公然把大屠殺當作可以吹噓的功績的叫囂,簡直比日本人更甚,想必松井石根也自嘆不如的!

曾國藩想出了一個欺騙窮人拼命的辦法,就是每打下一個地方,允許官兵大搶幾日,以刺激其士氣。曾國藩寫信給其九弟國荃,常有“想見大索三日”、“大索十日”的詞句,所謂“大索”,名義上是搜索“殘敵”,實際則是搜索財寶,公開搶劫。搶劫之余,強奸婦女。   

曾國荃攻入南京時,先鋒為提督李臣典,照官家文書的記載,李臣典日夜血戰,進城後不久即力竭身死。滿清追念其功績,封世襲子爵。其實,李臣典的死,是另外一種“過勞力竭”。李臣典,“戮絕妖男,虜盡良女”,他是日夜宣***,在天京破城後的不到十天里,每天辱虜女子幾十,最後是因色斃身,嗚乎哀哉。

民國初年,湖南農民當兵的最多,除農村破產的一般原因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受曾國藩部下湘勇在甦浙皖贛搶掠發財的影響。放縱官兵搶掠雖然能夠刺激其拼命,打下一個地方,就可以發財;但不能鞏固部隊,因為官兵搶飽了就想開小差回去,即使不開小差,有了錢也就不肯拼命。于是曾國藩就想了第二個好方法,叫官兵賭博,在賭博中把兵的錢都騙光了,于是再鼓動他們去打仗。士兵拼命打仗搶老百姓;搶到後在賭博中被軍官騙去;騙光後再拼命,再搶掠;如此循環不已,湘軍軍官就發了大財。曾國荃打下南京後回籍置田百頃。
舊 2017-02-08, 10:07 AM #2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yot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