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x123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6
文章: 631
引用:
作者阿帕契女王
古蹟可以讓人透過他看到以前的世界,語言說真的沒有辦法讓人有這種感覺


1. 語言為文化的第一象徵 ; 普遍認知的歷史起始 . 自文字發明開始
語言文字是人類文化最強大且最內容豐涵的之物 . 其具第一的歷史效應與歷史展示
人道 : 研究任一人類文化 . 必先研究其語言文字 ..... 並非教人先去看那些古具古蹟

2. 萬事萬物只有變易 . 不會不易 ....
以古蹟而言 ~ 任古蹟如何積極保存 . 它總有一日終將傾倒 ~ 非人類能力所能救的
如日治時代的石刻碑文 . 有些風化的連字都快看不清了
道人類保存古蹟 . 不如說是延長其矗立時間

而語言文字同樣與古蹟面對變易宿命
是其體的變易與量的變易 ~ 人擇的世界隨時代環境變易

不過文字的記錄性是積極的 . 它可超越時空與人身 . 直至人類滅亡終止工具意義 (因無使用者)
從未來時間延續來看 . 古蹟可沒語言文字那麼長命

3. 從古蹟看見過往事物 . 它需要被詮釋 . 被描述 . 被解說成一種系統 . 並與其他系統鍊結
那麼邏輯的必要性就出現了 ......
那麼邏輯滿盈之物為何 ?? .......................... 語言文字

語言文字不僅可詮釋描述說明紀錄過去事 . 甚至能對未發生的事 . 不存在的事 . 未接觸的事做出相同功能 ... 除了記錄
語言文字可變性相當大 . 別道萬用 . 億用兆用輕而易舉 ... 卻非無限用 (因非真理)
而古蹟僅是百用千用 ........

人類所有的創造與思考 . 匯集於語言文字
也可道是人類第二個腦 .... 不過長在外面罷了 . 免由身體自然能力負擔
(同人類第二個胃或第二副肢體 . 第二張皮膚 = 食物烹調工具或汽車機械衣服 ... 等 . 人身之外的創造物)

4. 歷史不會重現 . 原音亦不會重現 .....
不論是泡古蹟或自語言文字的記錄看見過往事物
其所看見的 . 不是原來的 . 本有的 . 全面的 . 所指的該過往事物
它是再造的 .......... 通過詮釋 . 認識 + 體會的時間差 .....
縱然古蹟與語言文字不變 . 但觀賞者在變 . 時間也在變

因為觀看者處在與過去不同的時代 . 只能活在當下 ............... 日日變易 所以 日日新
讀同一本書亦可溫故知新

誰真能確知 . 自古蹟或語言文字所體會的歷史是真實的過往 ??
誰通過古蹟與語言文字看見啥 . 其實是看見自己的大腦 ......... 無人能逃


參考
舊 2017-01-28, 02:00 AM #3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x12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