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記憶我的RDesign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0
引用:
作者Crazynut
你都說木笛是10→11→12月才將失誤逐漸下降的了。那AB卻未能得到相同的容忍度是否公平呢。

騎士內線很滿(當時),我們也搞不懂選AB理由何在。就好像76人現在內線擁擠一樣。

不過76人給新人的容忍度高太多了。MCW現在看不怎麼樣,第一年也是刷得很快樂地刷到新人王。76甚至容忍新秀養傷一整年(兩年?)。

算了,我也只有偶有感而發,踫巧PTT有幾篇惋惜的文章我還頗贊同而已。反正我也沒很喜歡他。

不過我偶而會想,也許一些老人們主張年輕人應該多打幾年大學籃球再進NBA的主張,可能也有其道理。

多待一年順位下降?借用這裡的說詞,多一年就下降那就是你爛你也只能認了。

早早出來取得高順位,球隊須求即戰力而不得,白花錢。
觀眾被迫看前幾順位出場卻是難看的表演。
不符身價的期待與壓力讓水貨狀元很痛苦。三輸。

像LBJ這種超級新人是很少見的,一出現就很好辨認,我覺得可以等到出...


有行情怎麼可能等,
而且大學每多打一年,
受傷機會又多一點。

但有些球員是在大學期成長。

美國運動員從小就被scouts一直觀察,
我同事小孩還沒上高中,
已有大學的football team聯絡他們了。

所以能在頭十名被選到,
都不會差到哪去。

以Ron Baker為例,
在NCAA打的好的讓人討厭,
結果選秀都沒上。

所以說像AB和Oden這種,
只能説看走眼。

我必需馬後炮一下,
當年Oden打NCAA決賽的時候,
我就覺得他腳或是腰有問題,
因為他跑的姿勢有點怪。
     
      
舊 2017-01-12, 01:50 AM #16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記憶我的RDesign現在在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