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Member
|
你都說木笛是10→11→12月才將失誤逐漸下降的了。那AB卻未能得到相同的容忍度是否公平呢。
騎士內線很滿(當時),我們也搞不懂選AB理由何在。就好像76人現在內線擁擠一樣。
不過76人給新人的容忍度高太多了。MCW現在看不怎麼樣,第一年也是刷得很快樂地刷到新人王。76甚至容忍新秀養傷一整年(兩年?)。
算了,我也只有偶有感而發,踫巧PTT有幾篇惋惜的文章我還頗贊同而已。反正我也沒很喜歡他。
不過我偶而會想,也許一些老人們主張年輕人應該多打幾年大學籃球再進NBA的主張,可能也有其道理。
多待一年順位下降?借用這裡的說詞,多一年就下降那就是你爛你也只能認了。
早早出來取得高順位,球隊須求即戰力而不得,白花錢。
觀眾被迫看前幾順位出場卻是難看的表演。
不符身價的期待與壓力讓水貨狀元很痛苦。三輸。
像LBJ這種超級新人是很少見的,一出現就很好辨認,我覺得可以等到出現再特例放行。
幾篇文章也有提到,籃網其實有些看起來還比他欠裁,當然他是非保障,其他人都保障,球隊也有金錢方面的考量也是無可奈何。
記得曾看過某位網友說,DBPM是個很沒意義的數據,理由是一邊似乎是運用線性回歸去算,然後總數會超出來,所以它用減的得到,有點硬湊的感覺……他說RPM還比較貼切些,所以我從不看DBPM。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